遗产的分配原则和比例:
一、法定继承人顺序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以下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一级继承人继承,二级继承人不得继承;如果没有一阶继承人,则由二阶继承人继承。
本节中使用的“子女”一词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收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本节中的“父母”一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和有赡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条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收养的兄弟姐妹以及有赡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法定继承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每一位继承人应平均分配遗产。《民法典》第1130条【继承分配原则】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一般应相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已履行主要赡养义务或与死者同住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分配更多股份;有能力、有条件赡养的继承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不得分割或者分割遗产。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每一位法定继承人的生活状况。在劳动能力和赡养、赡养或赡养死者的义务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也大致相似。所谓“平均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获得被继承人相同比例的遗产,没有明显区别。
2.在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的每一位继承人可以不均等地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⑴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照顾,可以多分配。生活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无法维持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工作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年龄不足或因年老、疾病等原因不能工作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⑵对已履行主要赡养、赡养义务或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履行对死者的主要赡养义务,是指对死者负有法定赡养、赡养、赡养义务,并为死者一生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主要劳务帮助的继承人。与死者共同生活,是指继承人与死者在日常生活中处于密切接触的状态,相互照顾、照顾。
⑶有能力和条件赡养的继承人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不得分割或者分割遗产。对被继承人负有法定赡养、赡养、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负有赡养、赡养、赡养义务的情况下拒不履行上述义务的,在分配时不得向该继承人分配遗产。遗产。继承,或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死者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并明确表示不需要赡养,遗产的分配一般不应影响其应得的遗产份额。
⑷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的,也可以分配不均。在同一顺序的每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体一致的情况下,继承人既可以平均分配,也可以协商确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死者的遗产应当不均等地分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遗产的分配原则和比例的相关信息。综上所述,第一顺位继承人一般是指死者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位一般指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在线咨询!
放弃遗产继承需要在遗嘱上签字吗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的,不需要在遗嘱上签字,继承人只需要作出放
父亲去世房产继承流程 房产继承是指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房产继承过户需要的手续:
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如果子女未尽赡养义务的,会有继承权,但在分配遗产的时候,可
农村遗产房屋可以继承吗 农村遗产房屋可以继承。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
丧偶后再婚财产如何确定继承权 丧偶后再婚的,财产的继承权可以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确认,遗产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
一方老人去世能继承吗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是法定继承的,只能由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配偶是不能继承对方老
放弃继承权注意事项有哪些 1、放弃继承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这种表示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如果没有明确表示,
养子女能否继承遗产 养子女能继承遗产。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
继承房产应注意是否有转继承吗 继承房产应注意是否有转继承,还有注意是否有代位继承的情况。转继承的性质是继承遗产权利的转
房屋继承调解律师怎么收取费用 律师费和律师协商约定,律师费用包括代理费和办案费两种。 遗产继承案件费用双方怎样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