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两种精神病人在理性情感上或意志意识上均存在着严重的精神性疾病障碍,其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必缺乏正常的认识事物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能依法独立实施法律民事行为。如痴呆症人、偏执型精神病人、轻度或重度的精神分裂症人等。
分析精神病人不同情形,其意义体现在离婚诉讼中,一方为精神病人的,法院在依法分割离婚财产时,或者精神病人作为离婚一方具有生活困难的,应由另一方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并将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的当事人在离婚后是否能够得到对方当事人的某些护理和照顾。为正确处理此类纠纷,依法审查和确认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成为法院处理时的关键。可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程度,在生活等各方面分为: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尚有一部分自理能力三种情形。对这些不同情形,在个案中审判人员必须作出认真、准确地划分,以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各类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使之依法符合我国《民法典》规定的一方当事人属于生活困难的法定情形,据此由另一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或者进行特别的照顾和护理。因此,为切实维护精神病人在离婚纠纷中诉讼活动及财产分割等方面的法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四个方面,包括程序和实体处理上对精神病人所享有的相关的法律权益问题,结合审判实践,作如下具体的阐述。
一、关于在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及其认定
在于诉讼中对于确定为精神病人,应当依据民法原理规定的采取个案审查确认制度。有的精神病人符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征:在意识反映能力上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法律上不知其行为后果,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有的精神病人符合限制民事行为人的特征:在决识反映能力上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法律上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不能足够认识到行为的法律后果。而精神病人在诉讼中能否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关系到精神病人在诉讼中的各项诉讼活动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及给予精神病人一次性经济帮助款额多少为适当的问题,即程序是否合法,实体处理是否正当。因此,应首先考虑采用何种标准来确定或认定其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病情的程度如何。
(一)理论上掌握的标准:
要看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其对行为的辩认程度如何,有完全不能辩认,还是不能完全辩认之区分,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精神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其属于完全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辩别、意识其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的,应被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或全部辩别、意识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的,应被确定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畴之内。在离婚诉讼中,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确认问题,对涉及诉讼代理活动和离婚财产的分配,以及另一方给予多大的经济帮助款额为适宜,成为了法院依法处理纠纷具有正当性、公正性的前提条件。
一、婚内出轨怎么处理小三 1、如果小三和配偶构成重婚罪的条件的话,则可以起诉小三,但同时配偶也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夫妻分居两年能不能自动离婚 1、夫妻分居两年不可以自动离婚。 2、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
一、对于对方坚决不离婚的情况应该如何做 1、对方坚决不离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一、夫妻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1、自愿离婚: (1)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2)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
一、单方离婚需要什么条件 1、单方提起离婚诉讼要满足下列条件: (1)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
一、离婚多久后可以再婚 1、离婚后取得离婚证后,马上可以再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要求结婚的男
一、老婆拖着不肯离婚怎么办 1、建议诉讼离婚。 2、“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
一、婚前签订的出轨协议书有效吗 1、男女在结婚前,为了防止一方出轨签订出轨协议书的,符合以下条件,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一、分居12年之后可不可以离婚 1、分居12年可以离婚,双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的双方去婚姻登记机关
一、离婚婚后财产如何界定 1、离婚婚后财产的界定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