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案件特征:
一是赔偿要求方大多为女性。
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较少。主要因为女性受体力所限,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对象;由于中国家庭“男强女弱”现象普遍存在,男性的社交圈、生活圈明显大于女性,夫妻之间在文化层次、工作环境、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较大差异后,如缺少对婚姻关系的经营和维护,男性出轨的机率加大;随着女性婚姻观念转变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不少女性不再选择隐忍,敢于选择通过离婚并提出离婚赔偿来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要求赔偿理由多非法定。
法定的离婚损害赔偿理由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当事人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理由与法定事由不相契合,涵盖了家庭暴力、婚外同居、外遇、遗弃、有非婚生子等。因为《婚姻法》规定的不周延性,其列举的四种过错不能涵盖所有对婚姻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同时没有考虑到婚外性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法院认定存在顾虑。
三是当事人诉请与法院判决相差较大。
多数当事人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并辅之以精神损害赔偿,且数额较大,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但法院实际判决数额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在名目上有损害赔偿,或不确定损害赔偿,但在过错认定的基础上,对财产分配予以倾斜。
针对以上特征,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婚姻法规定的适用条件过窄。
《婚姻法》采取列举式的方法,规定出四种具体的过错行为,难以涵盖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形,使得像欺诈性抚养、夫妻一方故意隐瞒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长期吸毒等情形排除在损害赔偿范围之外。
二是举证存在困难。
婚姻期间的损害行为往往具有隐秘性,证据的取得和保留也是相当困难。特别是因婚外情导致离婚所产生的离婚损害赔偿,由于受到舆论或者道德的约束,这些婚外情行为并不容易被发现,也不易通过合法手段取得有效证据,其诉讼请求难以得到支持。
三是离婚损害赔偿的数额规定不明确。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明确了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对于财产损失的赔偿,造成多大的损害就要赔偿多少损失。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在离婚损害赔偿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但是,该解释还是没有使得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认定标准明确化,同时,也没有明确物质损害或者说财产损害的范围,只是规定了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在审判实践过程中还只能靠法官根据不同的案情进行自由裁量。
因此,建议立法中考虑扩大“过错”的范围,将夫妻忠实义务的婚外情,赌博、吸毒等恶习一并列入;并增加兜底条款,“其他导致离婚的重大情形”,由法官根据案情和伤害后果进行具体的裁量。由于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证据存在隐蔽性,可以适当放宽举证责任。同时确立赔偿数额的裁判标准,如无过错配偶一方遭受到的物质或者精神损害程度,过错方行为的动机、手段的恶劣性程度,婚姻存续时间的长短等。如果大家对文章还有疑问,或者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大家到律界星找专业律师进行专业咨询。
一、婚前签订的出轨协议书有效吗 1、男女在结婚前,为了防止一方出轨签订出轨协议书的,符合以下条件,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一、不得离婚的情况有哪些 1、不得离婚的情况如下: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一、根据规定离婚冷静期何时实行 1、离婚冷静期的实行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一、分居可否证明夫妻感情破裂 1、分居不一定可以证明夫妻感情破裂,分居的原因和时间很重要。法律规定的是双方因感情不和而
一、孩子三周半离婚归谁 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
一、离婚婚后财产如何界定 1、离婚婚后财产的界定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
一、有一方出轨,离婚夫妻财产怎么分 1、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轨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一般的婚外情行为虽然有错,但是不属于
一、现在离婚一定要冷静期吗 1、离婚不是必须需要冷静期的。如果当事人协议离婚的,必须要经过三十天的法定离婚冷静期。但如
一、婚前出轨负法律责任吗 1、不负法律责任。 2、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双方没有形成夫妻关系,婚前一方与他人有性行为,也
一、离婚条件有哪些 1、协议离婚: (1)协议离婚的条件就是双方自愿离婚,对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能协商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