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财产纠纷的调解原则有首先立足调解双方和好和注意区分婚前给付财产的不同性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婚约财产纠纷的调解原则。
婚约财产纠纷发生于结婚未成或虽然结婚但没有实际共同生活的年轻人之间,双方由于缺乏生活感情,且常常有双方父母实际参与其中,矛盾往往较难调和。在实际调处中应当注意:
(一)首先立足调解双方和好
婚约财产纠纷产生的前提是双方不愿结婚或结婚后未实际共同生活便离婚。因此,如果能够调解双方和好,就根本上消除了婚约财产纠纷。实际生活中,部分青年男女对婚姻考虑欠周全,遇到问题便意欲分道扬镳。遇到这类情况,首先要着手帮助双方冷静思考,看看双方是否确实无法和好,双方的矛盾是否为根本矛盾。一旦青年男女出现和好愿望,要同时注意做好双方父母的协调工作,防止双方父母因情绪性对立而阻挠青年人和好。
(二)注意区分婚前给付财产的不同性质
情侣双方互赠礼物是常见的事。一旦双方分手,赠送的礼物是否归还,首先要准确确定赠与财产的性质。如果是属于彩礼,是基于风俗习惯定亲所用,则应当予以归还;如果属于价值较大的物品,如房屋、高档耐用品(摄像机,彩电)等,属于与结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则是附条件的赠与,也应当返还。如果财产出现正常的损坏或折旧,一般不考虑支付赔偿。至于情侣之间平时正常外出消费或购买衣物、食品等支出,不宜再处理。因此,区分婚前给付财产的不同情况,引导双方区别对待,就可以有效缩小双方的矛盾和心里差距,逐步达成一个合理的调解方案。
相关法律知识:
婚约财产法律关系的独立性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订立婚约的行为,称为订婚。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六礼”中,婚约是缔结婚姻关系的必经程序,婚约一经订立,便具有法律效力,无故违约要受刑事法律制裁。如《明律》规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后定娶知情同罪,财礼入官。不知者不坐。追还财礼。女归前夫。前夫不愿者,倍追还礼给还。其女仍从后夫。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财礼。”而订立婚约的主体多为双方的父母,即所谓“父母之命”。
到了近代,婚约已不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我国1950年、1980年、2001年婚姻法对婚约问题均未作规定。我国婚姻法体现的是婚姻自由,双方自愿原则,在当代中国,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婚约的解除也不需经过法定程序。但是,男女双方订婚过程中会发生财产关系,比如彩礼等,而由于婚约的解除,往往引起给付财物一方与收受财物一方彩礼方面的纠纷。彩礼属于财产的范畴,因其发生的纠纷,受我国现行法律调整,因此,人民法院对婚约财产纠纷案件进行审理符合法律规定。
但是,我国现行法律是不承认婚约的法律效力的,那么一个有效的法律关系怎么可能依附于一个无效的法律关系呢?而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法律关系依附于另一个法律关系,往往可以得出判断:这两个法律关系属于主从法律关系,但我们无法接受从法律关系合法有效,但是主法律关系却无效的说法。鉴于此,我们应该承认彩礼法律关系作为财产关系的独立性,它并不依附于婚约,从我们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看,对此也是承认的。
一、禁止结婚的疾病有哪些 1、我国《民法典》没有把患有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条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虚报结婚年龄后想得到法律认可应该怎么办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虚报年龄取得的结婚证的,属于无效婚姻。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
一、近亲结婚婚姻是有效的吗 无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近亲结婚的婚姻是无效的,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
一、2022年结婚年龄怎么规定的 1、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我国关于婚龄的规定,
故意隐瞒遗传病的结婚有效吗 故意隐瞒遗传病的结婚是否有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婚姻无
结婚证何时生效 从民政部门在结婚证上盖章算起。 婚姻登记的时效是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具体内容如下
一、近亲不能结婚直系亲属分为哪些 1、近亲不能结婚,直系亲属分为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
一、双方年龄差距很大,能结婚吗 1、达到结婚年龄即可。 2、《民法典》没有规定双方年龄相差的极限,也没有规定结婚差距
婚前体格检查有几道程序 曾经有一段时间规定将婚前体检作为结婚健康证明,不做体检就不能领证,看似太无理却意义重大,这预示
一、哪些疾病禁止结婚 1、在《民法典》中已经取消了禁止结婚的疾病这一条规定。 2、只规定其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