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任何一方发生的债权债务均为夫妻双方共同债权债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案情】
2003年原告范某和丈夫(原)田某委托被告买房子,在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田某分别于2004年4月22日、6月17日以电汇的方式汇给被告24000元、20000元,原告又给了被告20000元现金,上述款项共计64000元。被告在帮原告和田某买了夹河小区3号楼西单元四楼东户的房子后却把房产证办在了自己名下,为此,诉至法院,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房款64000元,并支付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利息。
【审判】
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在原告与田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田某所汇给被告的44000元及原告交给被告的20000元,系原告及田某的共同财产,被告应当返还给原告一半即32000元。原告要求被告返还32000元的理由成立,予以支持。而要求全部即64000元及要求支付利息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被告辩称,只收到44000元,而不是64000元,且已其替田某还了债的理由因证据不力而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田某返还原告范某32000元;(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
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任何一方发生的债权债务均为夫妻双方共同债权债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具体到本案,田某所汇给被告的44000元及原告交给被告的20000元,系原告及田某的共同财产,由于双方没有约定,在分割时只能平均加以分割。至于,被告行为性质也是本案争议的焦点,那么被告行为性质是什么?一种意识认为,被告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所谓不当得利,就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在本案中,被告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是基于原告及其前夫共同利益受损的事实,因此被告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行为不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作为一种法律事实,与民事法律行为,无因管理及侵权行为等同为债的发生根据。但不当得处属于事件,与人的意志无关,因而其不同于与人的意志有关的民事法律行为。无因管理及侵权行为等。另外,也不符合不当得利成立的几种情形。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行为是一种合同的违约,该合同一种委托合同,具体来说,是原告及其前夫共同委托被告购买房屋,而被告没有履行合同,属于对合同的根本违反,应承担返还财产的义务。合议庭采纳了第二种意见,笔者认为是正确的。
夫妻离婚,对于住房问题应当进行平等协商,并尽可能达成协议。如果不能协商一致,人民法院一般依据下列原则作出判决: (1)
一、夫妻财产可以书面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
问:法院为何确认房屋买卖行为无效? 答: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恶意购买、支付非合理对价并
离婚时,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
【案情】 胡某南(男)与孙某雪(女)于2007年5月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男(胡甲,2008年7月21日生)一女(胡乙,
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既包括夫妻双方从房地产市场购买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私有房屋,也有夫妻双方根据房改福利政策购买的公
什么情况下可以依法分割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
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一规定,处分共同共有的财产,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接受陈女士的委托后,按照法律程序,走北京,跑外地,查明了委托事项,取得了相关文件材料,圆满完成了陈女士
财产性收入是什么意思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