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是合同吗
遗赠扶养协议是合同,但遗赠扶养协议应为财产合同而非身份合同。
遗赠扶养协议不是“过继”、“收养”等身份协议。“过继”是我国固有法上的身份行为,指无男性继承人的家庭从家族中其他直系有富余男子的家庭中收养一个男子以作为家庭的继承人的行为。过继制度是封建宗法思想的产物。在现今社会,除非过继构成收养否则并无法律效力。]遗赠扶养协议也不同于收养关系,早在1986年柯*清先生就正确地指出,“收养属于身份法上的法律关系,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为法律上拟制血亲,建立一种新的人身关系——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而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与遗赠人并不改变原有的身份地位。所以不能把收养协议和遗赠扶养协议相混淆。现今通说将遗赠扶养协议与收养关系予以明确区分,且认为以遗赠扶养协议之形式规避法定的收养条件者,遗赠扶养协议也无效。
遗赠扶养协议是财产合同。早在《民法典》颁布前(1984年12月17日),《中国法制报》在法律咨询栏目中就明确指出遗赠扶养协议是债权债务关系而非身份关系。份合同与财产合同相对,二者分别以身份利益、财产利益为给付标的。前者可创设不能以金钱衡量或者不具备交易可能性的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后者能创设可用金钱衡量价值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财产合同一般不必遵守类型强制或类型固定原则,而身份合同自由几被排除,当事人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订立该法律行为,而不能任意规定其内容,也不得创设与法律规定不同的合同。遗赠扶养协议以“扶养人对受扶养人生养死葬以及继受被扶养人的遗产”为主要内容,其中并无身份权益之创设,当为财产合同。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的方式、继受遗产的条件、期限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而不受类型强制或类型固定的限制。
遗赠扶养协议不是身份财产关系。身份财产法关系是以身份法律关系为前提的财产关系,属于财产法关系与纯粹身份关系之间的过渡类型。遗赠扶养协议不以当事人具备身份关系为前提,依现行法规定具有身份关系的法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根本不能成立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不是身份财产关系,也不是继承契约。继承契约是典型的身份财产关系,指具有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主要是夫妻或未婚夫妻)之间订立的以处分客观继承权为内容的合同,比如夫妻双方约定相互放弃继承权,而指定儿子是共同的继承人。继承契约与遗赠扶养协议存在以下差别:首先,客观继承权仅为资格或能力尚非权利,作为对客观继承权的处分行为继承契约应当无效。遗赠扶养协议则为被抚养人对身后财产的以死亡为生效期限的处分,这种处分行为是有效的。其次,继承契约的主体一般限于法定继承人之间,而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方可以是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集体组织,并且通常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最后,继承契约的受益人不以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对价,属于无偿契约,而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的生养死葬义务与被扶养人赠与身后财产互为对价,属于有偿、双务合同。
对于遗赠扶养协议的问题,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来律界星找律师进行咨询。
丈夫去世夫妻存款归谁 夫妻一方去世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存款,一半归另一方所有,而另一半要作为遗产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未成年如何放弃继承权 1、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想放弃继承权应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一般是父母的同意。如确定放弃
被继承人未留遗嘱房屋如何继承 按法定继承分割遗产。一般由继承人均分。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遗产分配的原
没有继承遗产还需不需要赡养老人 1、权利和义务是相一致的,通常的法定继承就是说尽到赡养义务有权利继承,不尽义务没有权利
一、过继子女能否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可以。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
股权继承后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吗 《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
遗嘱执行需继承人确认吗 遗嘱执行不需继承人确认,但是需要遗嘱执行人同意承担执行义务。 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
农村遗产房屋可以继承吗 农村遗产房屋可以继承。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
一、生父母能继承过继孩子的遗产吗 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抚养较多的,除可依法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
父亲去世房产继承流程 房产继承是指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房产继承过户需要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