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所立遗嘱究竟有无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是无效的,因为遗嘱人订立遗嘱时必须头脑清醒,能够分辨自己的行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1款: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民法通则》第十三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如果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有医院或相关鉴定机构出具的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书的,一般亦认定遗嘱人具有遗嘱能力。
精神病人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但是都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精神病人能够部分辨认自己的行为,有部分意思能力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的民事活动必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否则归于无效;如果精神病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是无行为能力人,所有与其相关的民事活动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否则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自然人是不是精神病人,以及精神健康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其民事活动的法律效力,关涉重大。精神病人病情,有轻度和重度的,有长期的和间隙性的,有痊愈的和未痊愈的,精神病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也与之对应有所不同。对于精神病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的判定,还会因判断人的认知能力、医疗水平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判定结果,这就直接导致精神病人民事活动能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从而使精神病人所为的一切民事活动的法律效力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不利于物的流转与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各国民法均规定了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制度,规定自然人是否为精神病人以及他的意思能力到底如何,必须由法院依据法定程序认定。同样,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通过法定途径确定,即便是有长期精神病史的患者,未经法定程序宣告,也不能因此当然否定其行为能力。反之,被宣告为精神病人,精神病痊愈后也要通过法定程序宣告为正常的自然人,否则其行为能力也得不到法律认可。因此,为维护物的正常流转与交易秩序,在未经法定程序否定自然人行为能力前,精神病人所作民事行为的效力应等同于正常的自然人予以认可。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代位继承可不可以拒绝 依据我继承法的规定,代位继承的继承人是可以拒绝继承遗产的,代位继承的继承人应该在继承遗产前明确表
放弃继承行为是不是合法的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或者遗赠扶养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之前,可以放弃遗产继承的,
丧偶后再婚财产如何确定继承权 丧偶后再婚的,财产的继承权可以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确认,遗产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
房产继承费用是多少 房产继承过户有一些费用发生,主要是房地产继承权公证费用、屋估价费用及房地产过户的税费: 1、需要
父母房产继承新规定有哪些 (一)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
死亡赔偿金不为遗产,因为死亡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
法定继承人口头表示放弃继承资格无效,只有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资格才是有效的。如果继...
遗产继承多久失效 60日内没有表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的
一、奶奶去世孙子有继承权吗 孙子没有继承权。如果儿子也已经去世的,则孙子继承权,可以继承儿子原应继承的份额。 二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什么区别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财产继承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1、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