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继承纠纷调解后遗嘱是否有效-律界星

民法典中继承纠纷调解后遗嘱是否有效

来源:律界星2022-05-173194人看过
导读:一、民法典中继承纠纷调解后遗嘱是否有效 民法典规定,继承纠纷进行调解后,并不影响遗嘱的效力,遗嘱本来有效的,调解后,遗嘱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的撤

一、民法典中继承纠纷调解后遗嘱是否有效

民法典规定,继承纠纷进行调解后,并不影响遗嘱的效力,遗嘱本来有效的,调解后,遗嘱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的撤回、变更以及遗嘱效力顺位】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二、如何解决遗产继承纠纷

继承纠纷,是被继承人死亡后,因争执死者的遗产而发生的纠纷。如因继承权、继承顺序、遗产分配份额等发生争议,都属于继承纠纷。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发生了继承纠纷,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以解决:

首先,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其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

最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纠纷经调解后,不会影响遗嘱的效力。遗嘱订立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界星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