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几年失去继承权-律界星

遗产几年失去继承权

来源:律界星2022-05-175278人看过
导读:一、遗产几年失去继承权 遗产继承多少年失去继承权,其中指的是继承人主张权利的时效限制。而向法院起诉的时效是3年,所以从产生继续纠纷后,超过3年不起诉的,就丧失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一、遗产几年失去继承权

遗产继承多少年失去继承权,其中指的是继承人主张权利的时效限制。而向法院起诉的时效是3年,所以从产生继续纠纷后,超过3年不起诉的,就丧失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处理方式】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放弃继承权后反悔,可以要求继承吗

实践中,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又反悔,能不能再参与继承,得根据以下的做法:

1、在遗产处理前,将根据法院决定是否可以恢复继承遗产。

因为在遗产处理前,还没将遗产进行分配,所以这个时候要求恢复继承遗产还是来得及的,但是毕竟是继承人自己的做法不当,所以将要受到其他的限制。

即法院可以根据弃权一方提出恢复继承的理由,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参与遗产分割。所以,能不能恢复继承,不是绝对的。

2、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将不再享有分割遗产的权利。

根据上述的规定,在遗产被处理之后,遗产就已经被分割完成,如果其他人想要再分割的话,那么将要耗费较大的功夫,并且对其他未弃权的继承人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

因此,在遗产处理之后要求分割遗产的,将不再享有继承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后,超过3年不向法院起诉的,就丧失遗产继承权。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界星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相关律师推荐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