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签署授权委托书法院认可-律界星

涉外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签署授权委托书法院认可

来源:律界星2022-05-256723人看过
导读:一、涉外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签署授权委托书法院认可 1、涉外民事诉讼中,签署的授权委托书被法院认可的情形如下: (1)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下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

一、涉外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形签署授权委托书法院认可

1、涉外民事诉讼中,签署的授权委托书被法院认可的情形如下:

(1)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下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2)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机构公证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二十五条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下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第五百二十六条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机构公证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二、涉外财产保全措施

涉外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不能或难以执行时,人民法院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对他方当事人有关财产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制度。

涉外财产保全较之国内财产保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一是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亦可依照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涉外财产保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2、二是诉前保全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不同。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当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三是对保全财产监督机制不同。国内财产保全措施采取后,一般不需要第三者监督;涉外财产保全措施采取后,一般应交由有关单位监督。

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涉外民事诉讼中,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下签署授权委托书;在中国境内签署的委托书,经公证机构公证,人民法院认可该委托书。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律界星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