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法律中断的后果有哪些-律界星

诉讼时效法律中断的后果有哪些

来源:律界星2022-05-283100人看过
导读:诉讼时效法律中断的后果有哪些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诉讼时效法律中断的后果有哪些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直接影响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间接受本案影响的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比如,婚姻纠纷,夫或妻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他们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诉讼。

2、有明确的被告。

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公司、企业。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证实,人民法院也无从开始审判活动。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作为诉讼请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比如请求确认双方的收养关系,请求确认某公民失踪或者死亡;

二是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给付义务,比如请求对方赔偿损失,请求对方偿还贷款本息;

三是请求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请求离婚,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指提起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财产关系或者人身关系的诉讼。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上有其权限和分工,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审判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对纠纷有管辖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律界星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界星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