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阶段什么时候中断诉讼时效-律界星

立案阶段什么时候中断诉讼时效

来源:律界星2022-05-282497人看过
导读:立案阶段什么时候中断诉讼时效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法院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的,本身就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

立案阶段什么时候中断诉讼时效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法院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的,本身就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事起诉要什么条件

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的实质要件是:

(一)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益遭到他人的侵害或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争议。

“明确的被告”指的是原告起诉的相对方应该是明白、确切、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没有被告或被告不明确,就不能起诉和送达。当然被告下落不明不属于没有明确的被告。

“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解决的请求内容其内涵外延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清楚、明白、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即必须向法院说明案件事实和证据事实及其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指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是指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级别、专属管辖的规定,应属该院管辖。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法院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的,本身就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之一。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律界星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界星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相关律师推荐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