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律界星

投毒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来源:律界星2022-06-067493人看过
导读:投毒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投毒罪的预备,顾名思义是为实施犯罪而进行的犯罪工具准备、犯罪对象物色、犯罪实施地点挑选、犯罪实施时间选择等预备工作。投毒犯罪的犯罪预备显然就是对所投毒物进行购买、配置、存放

投毒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投毒罪的预备,顾名思义是为实施犯罪而进行的犯罪工具准备、犯罪对象物色、犯罪实施地点挑选、犯罪实施时间选择等预备工作。投毒犯罪的犯罪预备显然就是对所投毒物进行购买、配置、存放等预备,对所要投毒的地点进行选择,比如水源、容器、河道、水库等,对投毒所要侵害的目标进行了物色,比如针对村居民、牲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是关于犯罪预备概念的规定。根据本款的规定,犯罪预备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形成了对预备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二是犯罪预备是为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准备工具”是指准备为实施犯罪所必需的作案工具和其他物品。“准备”包括收集、购买、制造,以及非法获取等活动。“制造条件”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和其他物品以外的其他为顺利进行犯罪活动,达到犯罪目的而创造条件的行为。从准备工具对实施犯罪所起的作用来看,准备犯罪工具也是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都是着手实施犯罪之前,准备犯罪的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第二款是关于对预备犯处罚原则的规定。本款包含两层意思:

1.对预备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2.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由于预备犯仅处于犯罪的预备阶段,犯罪结果尚未发生,其社会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对预备犯的处罚要轻于既遂犯。但犯罪预备的预备情况,对实施犯罪,实现犯罪意图的作用不同,其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款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认定犯罪预备行为时,应当注意划清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之前;而后者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即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后者的危害性要大于前者。危害程度不同,处罚也应不同。注意划清二者的界限,有利于正确适用刑罚,正确处理案件。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律界星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