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有相似之处,表现在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后果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在这个问题上,应根据前述判断基础、判断方法与判断标准,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从而正确区分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这种做法容易扩大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范围。正确的方法是,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入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入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
第二,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行为人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是否严重,具有一定联系;但不能由此认为,凡是结果严重的,行为人就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凡是结果不严重的,行为人便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只要结果严重就千方百计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做法,是结果责任的残余,违反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行为人在实施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时,有时也会发生行为入所不能预见的其他结果,不能因为行为人实施的是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就断定他能够、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一切结果。特别是不能因为行为人的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就针对其不能预见的结果追究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怎样区分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问题进行的解答,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的区别主要包括行为结果可预见性不同、对事件的认知能力不同等,意外事件是不能避免的。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一、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怎么处罚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一、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吗 1、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
一、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犯罪构成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
一、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规定是哪些 1、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一、证据包括哪些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虐待罪的主体范围是什么 1、虐待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
一、利用会道门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一、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
一、派出所扣留人不超过多长时间 1、派出所扣留人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可以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不
一、制造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规定制造伪劣产品罪,而是规定的生产伪劣产品罪。此罪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