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地教唆行为是够构成教唆犯。对于故意的传统理解,直接故意是以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为其意志因素,构成教唆犯的主观要件不难理解;但作为行为人犯人行为结果的发生心里态度同样成立教唆犯。实际情形中,也常常存在间接故意教唆的行为。一种行为之所以成为犯罪且受到刑法的惩罚,其根本原因是这一种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的构成是社会危害性外在法律体现。被教唆人是否实施或与被实施所教唆的罪,构成教唆犯罪的客观要件。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各人理解不一。一、教唆犯的概念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教唆犯概念的表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1、教唆犯是故意地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 2、教唆犯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 事实上这两种表述都有不妥之处,在阐述任何一个法律概念时,都应遵循和把握如下原则,第一,要严格地依照法律的规定揭示出这个法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正确地揭示出概念的内涵。第二,要全面反映出法律所规定的包括在概念中的不同情形,也就是正确揭示概念的外延。 对照上述原则,概念1 既没有正确揭示教唆犯概念的内涵也没有准确地揭示教唆犯概念的外延。首先,就教唆犯概念的内涵而言,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这里的“教唆他人犯罪”应是教唆犯概念的内涵。因为它是区分教唆犯和非教唆犯的本质特征。然而,概念1 将“教唆他人犯罪”解释为“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这是不准确的。“实行犯罪意图”和“犯罪”是含义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实行犯罪意图”是人的主观上的一种心理状态,而“犯罪”则是主、客观要件的统一,一个人仅有实施犯罪的意图,无论如何也不构成犯罪,只有当实行犯罪的意图表现为客观的犯罪行为时,才构成犯罪,应当说:“犯罪”包含了“实行犯罪的意图”。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非等值关系,将二者等同起来是不恰当的,另外,实行犯罪意图中的“实行”,就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和理论上理解,仅指犯罪的着手行为,而不包括犯罪的预备行为,因此,,概念1使人产生这样的理解,只有引起他人着手实行犯罪意图的人才是教唆犯, 如果仅引起他人预备犯罪意图的就不构成教唆犯。而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中的:“教唆他人犯罪”中的“犯罪”当然包括着手实行犯罪和预备犯罪两种情形。总之,把“教唆他人犯罪”解释为“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没有正确揭示教唆犯要领的内涵。 其次,就教唆犯概念的外延而言,我国刑法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有两款,第一款是关于共犯教唆犯的规定,第二款是关于单独教唆犯的规定。作为教唆犯的概念,应该全面反映这两种情况,然而概念1没有反映。概念2虽然正确地揭示了刑法关于教唆犯概念内涵的规定,但和概念1一样, 没有反映当刑法第二十九条所规定的教唆犯的两种情形。同时,也没有揭示教唆犯主观方面的特征,因而也是不完善的。本人认为,关于教唆犯的概念应该这样表述:“教唆犯是故意地教唆他人犯罪,致使或者没能致使他人犯罪的人”。 二、教唆犯成立的要件 1、教唆犯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 关于教唆犯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理论上众说不一,其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以下三种: 一是教唆行为说。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就构成教唆犯。 二是以引起犯罪意图说。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行为,就成立教唆犯。 三是实施犯罪说。这种观点认为,要成立教唆犯必须是被教唆的人实施所教唆的罪,并且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犯罪之间有因果关系。一、故意提供不合格军事设施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同时满足以下的要件就会构成故意提供不合格军事设施罪: (一)客体要件。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隐瞒境外存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对自己数额较大的境外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而隐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
一、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
一、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1、客体要件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构成具体如下: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职责的廉洁性和同
一、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本罪主体要件: 主体招收公务员、学
一、生产有毒食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生产有毒食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一、伪造企业债券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伪造企业债券罪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与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
如果司机正常行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那么撞死人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司机违章驾驶,甚至是有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