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你好,请问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银川律师解答:
从犯罪构成要素中的犯罪主观条件来讲,犯罪行为可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一、故意犯罪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根据该条规定,对于故意犯罪,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在故意犯罪中,还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过失犯罪
我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于过失犯罪的表述。根据该条规定,过失犯罪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这种结果的发生。
过于自信的果实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于过失犯罪,刑法规定必须要由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恶性上明显不同,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因为对于过失犯罪,只有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的,刑法才将其列为犯罪,规定了刑罚措施。
三、无罪过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貌似犯罪实际上却不是犯罪的行为,刑法上将之称为“无罪过事件”。
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顾名思义,无罪过事件并不是犯罪,因此也不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无罪过事件可以分为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指行为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但并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因为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例如某些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害等。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并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因为无法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无罪过事件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或者过失,客观上无法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无法避免,因此这类行为被刑法排除在犯罪之外,对行为人也不进行处罚。这样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
所以要认真辨别某一行为到底是故意犯罪或者过失犯罪还是无罪过事件对于辨别案件事实真相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刑事犯罪立案可以来源于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
一、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麻
一、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客体要件是武器装备的管理、
一、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吗 1、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
一、过失提供不合格军事设施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管理制度以
一、转移毒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
一、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
一、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
一、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