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罪犯不予关押,不以监禁方式剥夺其人身自由。从这一点上看,管制刑实质上是一种非监禁刑。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不被送往监狱劳改场所服刑,身上不会烙上监狱的烙印,身心免受被剥夺自由的惩处打击,品行避免在监禁场所可能受到其他重刑犯的交叉感染。
2、将罪犯置于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中,限制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在原单位工作,或在原居住地正常地生活,既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也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仍然生活在原来的社区中,仍然身处原来的社会环境之中。在服刑期间参加劳动的,实行同工同酬。在服刑期间除必须遵守法律所规定的几项限制外,罪犯的行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不剥夺人身自由,但在开放的环境下限制其自由,管制刑实质上是一种限制自由刑。这也是管制刑与其他自由刑的重要区别。
3、社会公共系统和公众积极参与对被判处管制刑罪犯的监管改造。具体地说,管制刑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罪犯虽享有人身自由,但其劳动、生产和其他主要活动却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这是决定管制能够成为刑罚方法的本质特征。它一方面通过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来限制罪犯的活动自由,表明管制刑同样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和痛苦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强制罪犯劳动改造,表明管制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教育犯罪分子。同时,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44有些学者将管制必须由人民法院判处也作为管制刑的特征,认为这是现行管制同过去的管制不同的一大特点。1979年颁布的刑法第33条明确规定管制须由“人民法院判处”,而现行刑法没有再作这种规定。这并不意味着今后管制可不由法院判处了。相反,它意味着,目前在我国,社会成员对管制的刑罚性质已形成共识,而所有刑罚都只能由人民法院判决,管制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因此,再规定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显属多余。就此而论,不应再将“由人民法院判决”作为管制的一个特征。但考虑到历史上毕竟有过将管制当作非刑罚的时期,为了使人们更清楚地判明现在管制与历史上管制的不同。45其实,正如本文引言中叙述的,人们对管制的认识正趋于专门化、法律化、特定化,管制刑必须由法院判决继续作为特征,毫无必要了。
无期徒刑是比较严厉的一种刑事处罚措施,犯罪分子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后,是被剥夺了终身的自由,一辈子要在监...
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那么无期徒刑会被...
首先阐明两个概念,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一般认为死缓不是独立刑罚,...
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
拘役与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民事拘留虽然都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强制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性...
拘役可以监外执行,但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监外执行的适用必须具备:罪犯...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举止怪异行为疯癫的精神病人,这些人有时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其心理年龄也得到了提高,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骇人听闻的13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