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漏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由该规定可以得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撤销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规定对于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能否撤销缓刑的问题,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适用缓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适用缓刑的宣告刑标准;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这是适用缓刑最根本的条件;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而对于那些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有漏罪的犯罪分子来说,对其适用缓刑是有悖于上述立法精神的:
(一)对罪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确有悔改表现”,其不仅要求罪犯在服刑期间具有外在的悔改表现,即对自己的罪行有所悔悟,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更要求罪犯在思想深处具有内在的、实质性的悔改表现,即深挖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彻底交代所有罪行,不隐瞒漏罪。所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隐瞒漏罪的,即使该漏罪是罪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也应认为其不符合确有悔改表现,不具备缓刑条件,应当撤销缓刑。
(二)由于犯罪分子故意隐瞒了漏罪,这就使得本来应当对其数罪并罚的,实际却只进行了单罚。而如果数罪并罚时就有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从而不满足适用缓刑的宣告刑标准。
(三)如果犯罪分子曾因故意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已执行完毕,而其隐瞒了的漏罪是属于故意犯罪且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且该漏罪恰又发生在甲罪执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以内,这样就会由于犯罪分子是累犯而不满足适用缓刑的第三个条件。
关于缓刑考验期满漏罪还有许多不懂的话,可以在线咨询律界星律师,本网律师会为你详细解答。
减刑程序一般要一个月。减刑建议由监狱向人民法院进行提出,人民法院应该从收到减刑建议书那天开始一个月之...
一辆农用车在经过乡村道路时,碰到一名男童,致男童重伤,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此案经亳州市谯城区法院审理,认为农用车司机犯过
抢劫是重罪,刑罚是三年起步,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判处管制或拘役。如果抢劫致人死亡的,最高是可以判处死刑...
判刑一年缓刑一年 简单的说,就是在判决后的1年内不再犯罪,原来判决的那1年有期徒刑就不去坐牢了。如果在这1年的考验期内
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两方面的内容,及刑法在什么地域,什么时间对哪些人有拘...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
有期徒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 2、有期徒刑的刑期
有期徒刑最长判多少年 1、一般情况下的有期徒刑期限,是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2、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
有期徒刑有三种情况: 一、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二、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
(1)租(借)用关系。 由于租用人或借用人与车主之间并不存在执行职务的关系,因此依据规定,应由租用人或借用人作为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