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责任事故罪适用缓刑需要什么条件
违规下井致一人死亡
2010年7月29日14时,在没有相关勘测许可的情况下,冯某指派李某带领工人到北京市丰台区一电信通信井内勘测,因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工人吴某晕倒,工人郭某在下井救吴某时死亡,经认定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当月31日,冯某、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将二被告人公诉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被告人的辩护人辩称,被告人是初犯且认罪态度较好,被告人所在公司在事故发生后积极与死者家属达成协议并已经足额给付经济赔偿,死者家属已经对被告人表示谅解,故请求法院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重大责任事故罪适用缓刑的条件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冯某、李某在作业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应予处罚。鉴于被告人冯某、李某认罪态度较好且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家属谅解,故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人冯某、李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怎么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
1、客体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对象是人身和财产。
2、客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里的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因此,这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2)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
(3)虽无明文规定,但反映生产、科研、设计、施工的安全操作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实践中为职工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3、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但是要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其主体必须是从事某项“业务”的人,主体特征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在生产、作业中”的界定性表述,正是对主体身份的明确要求。
4、主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重大责任事故罪适用缓刑需要什么条件”问题进行的解答,重大责任事故罪适用缓刑需要的条件包括有良好的悔罪态度、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犯罪情节不严重等。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
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法律有哪些规定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
如何计算有期徒刑刑期 有期徒刑的刑期,刑法规定从判处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
有期徒刑判刑的刑期计算是如何的 刑法第45条规定,除本法第50条、第69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一,根
1、长期徒刑的适用对象。长期徒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比较严重,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 2、中期徒刑的适用对象。中期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
怎样计算有期徒刑的期限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有
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将犯罪分子加以监管、剥夺其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是刑法五种主刑中较重的一种。 有期徒刑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