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举报抓儿子且儿子未抗拒儿子会不会构成自首
一、父亲举报抓儿子且儿子未抗拒
贺某伙同他人抢劫后一直负案在逃。2016年2月14日,贺-父向公安机关电话举报贺某所在地址,并要求公安人员前去抓获贺某。公安人员接到贺-父电话举报后,立即赶往贺-父举报的地点将贺抓获,贺没有抗拒,并如实供罪。
二、儿子是否构成自首?
本文认为,贺-父举报抓子,将贺某置于公安人员的控制之下,应当视贺某为自动投案,贺某归案时没有抗拒和逃跑,归案后,又如实供述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贺某构成自首。
本案中,贺某能否认定为自首,关键是看贺-父举报抓子的行为能否视贺某为自动投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理解以上关于被动投案视为自动投案的规定,被动投案包括主观自愿,行为被动的投案和主观不愿,行为被动的投案,后者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亲友强制送投归案。被动投案视为自动投案,就是鼓励利用人与人之间特有的亲情,最大限度的帮助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减少社会危害,又最大限度节省司法资源,符合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同时,这也是对亲友行为从法律上的肯定和认可,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理解和认可亲友的行为,主动接受改造,悔过自新,符合和谐理念,体现法律人性化的特点。
本案中,贺某是否属于亲友强制送投归案是认定贺某是否构成自动投案的关键,而贺-父举报抓子的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亲友强制送投归案的关键又在于对《解释》中“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送”的理解和适用。在司法实践中“送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表现形式往往千罗万象,而“送”从字面上讲只是个简单的动词,并不能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送犯罪嫌疑人投案的情形完全包容,因此决不能对“送”作机械的字面理解,而应从“送犯罪嫌疑人去投案”的立法目的来理解“送”的法理含义。“送犯罪嫌疑人去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犯罪嫌疑人受到司法机关的控制,只要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所实施的行为符合这一目的,就应被理解为认定视为自动投案所要求的“送”。
本案中,贺-父电话举报贺某所在地点并要求公安人员前去抓获,虽然没有法律条文所规定的“送”的动作,但通过电话举报将其儿子置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理,只是采取“送”的方式不同,符合“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视为自动投案的立法目的,且实现了送犯罪嫌疑人投案的目的,符合“送子投案”的情形,应当视贺某为自动投案。
综上所述,贺-父举报抓子,贺某归案时没有抗拒或逃跑,归案后又如实供罪,应当认定贺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父亲举报抓儿子且儿子未抗拒儿子会不会构成自首”问题进行的解答,案例中父亲举报儿子,而儿子未拒捕的,可以认定为自首的行为,但自首的认定是比较复杂的,要依据案情而定。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死缓减刑和数罪并罚以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
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年 二十五年,数罪并罚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
犯罪行为经过多少年后可以不再追诉? 律师解答: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
有期徒刑有三种情况: 一、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二、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
公安机关申请逮捕后,需要同级检察机关的批准。通常会有以下处理方式:检察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证据不...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
罚金是刑罚的一种,属附加刑.因为犯盗窃罪,所以要判罚金。罚金数额各地是有差异的,就算同一地区,也会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因无其他机动车驾驶人代替驾驶、违法行为尚未消除、需要调查或者证据保全等原因不能立即放行的,可以扣留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