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建立单位累犯制度的问题上,对单位累犯持肯定论的学者,意见也有所不同。
有学者认为,单位不可能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因而只应增设普通单位累犯,其构成条件有:
其一,犯罪主体必须是曾受过法院裁判的处罚并又犯该处刑罚之罪的单位,具体言之,单位累犯的前后两罪应以单位受到的刑罚为准,前后罪的刑度条件宜定在十万元以上;
其二,前后二罪必须是故意犯罪;
其三,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免除后的5年内。也有学者认为,单位累犯,主观上可以是故意或者过失,前后罪的时间间隔定为7年为宜,并且单位累犯前后罪的刑度条件,应同时以犯罪单位承担的刑罚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承担的刑罚为准。还有学者主张,成立法人累犯,除要求前提条件、罪质条件、时间条件和罪过条件外,还要求犯罪法人具有特定的人格因素,即法人在科罚后,不知悔改
笔者认为,在确定单位普通累犯的条件时,应与自然人普通累犯的条件一样,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窄。普通单位累犯的罪次条件、时间条件和主观条件,应与自然人普通累犯相同,即单位前后犯了两次罪,并且后罪是发生在前罪之刑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5年以内;单位所犯的前后罪都是故意。其立法理由与自然人累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至于单位普通累犯前后罪的严重程度,也应以前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或所应判处的刑罚来确定。至于是以犯罪单位所受的刑罚为准,还是以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所受的刑罚为准,抑或同时以二者所受的刑罚为准。笔者主张,应以犯罪单位所应判处的罚金数额为准,因为犯罪的毕竟是单位,若把直接责任人员所受的刑罚作为刑度条件,则未免与自然人累犯无异。但以多大数额的罚金为构成单位普通累犯的刑度条件呢?笔者认为,在具体数额的确定上,失之过高,则使单位普通累犯的范围过于狭窄;失之过低,则使单位普通累犯的范围过于宽泛,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单位犯罪的特点来确定。笔者赞同上述第一种观点,在我国现阶段,以10万元作为单位累犯前后罪的刑度条件,应比较合适。
至于能否增设单位特殊累犯,上述有论者考虑到,我国现行刑法只将特殊累犯限制在危害国家安全罪,单位又不能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因而不主张增设单位特殊累犯.笔者认为,这种考虑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我国现行特殊累犯的规定本身,就是不完善的,应将特殊累犯之罪由危害国家安全罪扩大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分则第六章第七节和第九节规定之罪等。如此一来,单位自然也就可构成特殊累犯。如同自然人特殊累犯一样,单位特殊累犯的成立条件是:单位前后均犯特定之罪,后罪发生在前罪之刑执行完毕后的任何时间内;单位前后罪所受的刑罚不作要求;前后罪均为故意犯罪。
综上所述,笔者将单位累犯的条文初步设计为:被判处10万元以上罚金的犯罪单位,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10万元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单位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因犯本法分则第6章第7节、第9节规定之罪被判刑的犯罪单位,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前述相应之节规定之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经查,王某与陈某分别开了一家股票现货交易店,相距不算远,生意之间有竞争。而陈某的店铺给客户的返点和返手续费都比王某要多,
罚金是刑罚的一种,属附加刑.因为犯盗窃罪,所以要判罚金。罚金数额各地是有差异的,就算同一地区,也会有...
刑事案件如何确定审判范围 刑事案件关于管辖权的规定较复杂,大致来讲就是原则上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
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刑法第75条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
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是多久 二十五年。但是仅适用数罪并罚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或者死缓变更有重大立功的情形。一般情形下有
有期徒刑有三种情况: 一、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二、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
刑罚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有期徒刑的期限各国规定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期徒刑的刑期波动比较大,因此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有期徒刑强制犯人必须参加监狱(看守所)的劳动...
在我国的刑法有很多种,其中一般的都是拘禁在监狱或者劳教所等地进行反思和调改。虽然有期徒刑跟拘役同样是拘禁其犯罪分子。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