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吗
无效。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属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即使是协议约定放弃探视权,也是无效条款,所以放弃探望权的协议条款是无效的。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
(1)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特有的权利,是一种延伸的亲权,不能自由处分。
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父或母亲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从这个角度看,放弃探望权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离婚双方在协议中约定放弃探望权的,仍享有要求探望子女的权利,如果一方不让探望,另一方以要求探望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一方以离婚协议中有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为由抗辩的,不予准许,应认定离婚协议中关于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不予支持,仍然支持离婚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的权利。
(3)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索要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告知支付抚养费的请求,可以另行诉讼。
相关法律风险提示:
(1)离婚协议中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的约定,当一方以此为由拒绝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主张享有探望权的一方,要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存在拒绝自己行使探望权的行为。
(3)被告享有为阻止原告行使探望权和原告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抗辩权,如果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存在以上阻止一方行使探望权的理由,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探望权基于身份权的产生,更多地以被动的义务形态出现的探望权利,兼具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属性,首先,探望权是一种法定身份权,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但在强调父母的探望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探望权作为父母照护权的内容更主要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相应地,作为未成年子女应该享有探望父母的权利,作为成年子女应当承担探望老年父母的义务,未成年子女虽然没有完全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但具有一定的意识和情感,能够对父母的关爱做出本能的辨认。如果忽略了未成年子女存在意识,忽略其对于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有分辨能力的客观事实,法律只承认未成年子女仅被动地接受探望而成为探望权的客体,与我国立法旨意及现实情况不符,子女成年以后,对老年父母的探望即是一种法定权利,而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赡养义务。
以上就是律界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法律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一、不允许离婚的条件有哪些 1、不允许离婚的条件是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夫妻在离婚,法律会根据双方的情形,分配抚养权和抚养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方不遵守条约,对其子女...
一、离婚证一个人可以办吗 1、一个人不能办理离婚手续。如果是协议离婚的,需要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是
一、夫妻分居两年能不能自动离婚 1、夫妻分居两年不可以自动离婚。 2、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
一、根据规定离婚冷静期何时实行 1、离婚冷静期的实行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一、分居满两年可以判离吗 1、夫妻分居满两年,起诉离婚的,如果是感情不和分居,经法院调解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离婚。
一、怎样算分居两年 1、双方当事人在2年期间没有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且未在此期间内发生性关系的一般就能够认定为分居两
一、带孩子离婚怎么判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对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一方有下列情形的可优先考虑:
一、什么情况不能离婚 1、如下情况不能离婚: (1)当事人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未达成离婚协议、其结婚登记不是
一、残疾人不愿意是否能离婚 1、夫妻双方是否离婚,是以夫妻双方感情是否已经破裂为准则。至于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是否存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