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该学者的理由如下:
(1)符合犯罪构成理论;
(2)符合法律规定的文义;
(3)符合立法原意,有利于实现立法目的;
(4)有利于实现罪行相当。
当然肇事后再故意或过失发生另一起交通事故致使他人死亡的情况又另当别论,我们这里不予考虑这种情况。既然交通肇事罪为过失犯罪,那么其共同犯罪能否成立?因为刑法第25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交通肇事罪共犯质疑
由此可见,《解释》仍未能圆满解决问题,虽然它将逃逸的故意犯罪行为(带离现场遗弃或隐匿)分离出来,但当逃逸行为的主观罪过为间接故意甚或故意时,同样也超出交通肇事罪的适用范围,因为任何一种犯罪,不能同时既是过失犯罪,又是故意犯罪,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故意态度,但却按过失(交罪)定罪,显然有违法理。《解释》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交通肇事后未将伤者带离现场的逃逸过失致人死亡应定交罪,但若为间接故意仍定本罪,则于法理无依,按法理应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
(2)交通肇事罪为过失犯罪,根据传统刑法理论,本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指使逃逸致人伤残或死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有学者指出:指使逃逸的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不作为形式的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指使,不仅仅是教唆逃跑,实际上是教唆或帮助肇事中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因而行为人也随着肇事者新的犯罪行为的实施而构成新的犯罪的教唆犯。行为人和肇事者都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肇事者是实行犯,行为人是教唆犯,即行为人和肇事者属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交通肇事赔偿多少钱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
交通肇事逃逸再也不能开车了吗?不一定。 造成交通事故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没有说可吊销驾照,
怎么对交通逃逸行为做出认定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
逃逸是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吗 从交通安全法对驾驶员发生事故后应该怎么做的规定,以及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规定等来看,交通事故
无证驾驶肇事后逃逸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被追尾前车司机去医院构成肇事逃逸吗 如果是被追尾者认为没碰伤,自己走了,不是逃逸;如果追尾者碰撞别人的车又逃走就是肇事
对方逃逸找到后警方迟迟不处理受害者该怎么办 找督察部门投诉。在规定的时间内国家都有规定案件必须调查到哪个步骤,怎么给当
肇事逃逸者16周岁怎么判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同时,其家长和监护人应承担民事赔
刮车后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
发生事故肇事逃逸的会判什么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7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