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法院认为,章某所受精神损害为间接伤害,其因在工作期间目睹车间意外事故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章某并非该事故的直接受害人,与事故本身并无直接关系,系间接受害人。尽管鉴定机构认定章某疾病与车间意外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联,但该鉴定只是对于疾病原因之确定。本案中,车间意外事故并未对章某人身造成直接威胁,章某作为间接受害人,其因受惊吓而引发神经症,该损害与意外事故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即相当因果关系,不成立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此外,对于目睹重大事故现场之人,可能会因受惊吓导致恶心、做噩梦等不适反应,但就一般人的日常经验而言,因目睹事故现场造成神经症等疾病并非常态,用工单位对于章某因受惊吓而罹患疾病不具有可预见性,故**公司并无过错。
【案例】
女工章某在工作过程中,亲眼目睹车间里的牵引车将一名工人碾死,因此受到了惊吓,患上了神经症等疾病。为赔偿事宜,章某将用人单位告上了法庭。今天,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本案双方均无过错,但被告**公司承担风险、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劳动者个人更强,根据公平责任原则酌定**公司承担55%的责任。
2011年6月22日,时年36岁的女工章某与**公司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书,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章某从事的具体工作为行车操作。2012年6月14日,章某所在的车间里发生意外事故,她亲眼目睹车间里的一辆牵引车将一名工人碾压在车轮下,致工人当场死亡。为此,她受到了严重惊吓,多次至医院诊断治疗。事发后至今,章某一直未能正常连续上班。在此期间,**公司发放了部分工资。
2014年6月至9月,**公司先后向章某发出劳动合同顺延通知书、医疗期到期通知书、离职手续催办通知书。但章某未与**公司办理离职手续;就相关争议,其也未提起仲裁。
2014年9月23日,章某向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审核,该局以超过规定时效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通知书。2015年6月,为赔偿事宜,章某将**公司告上了如皋市人民法院。
案件审理中,根据章某的申请,法院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章某的精神状态及因果关系进行鉴定。2015年10月30日,鉴定所作出鉴定意见:创伤后应激障碍;与2012年6月14日的事故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联;目前为神经症。后又根据章某的申请,法院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所对她的休息、护理、营养期等进行鉴定。2016年4月21日,鉴定所作出鉴定意见:被鉴定人章某目睹事故后反应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休息期为2012年6月14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护理期为60日,护理人数为1人,营养期为60日;后续费用建议以实际发生为准。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但**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从劳动者的劳动中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其承担风险、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劳动者个人更强,根据公平责任原则酌定由**公司承担55%的责任,即约2万余元,对后续治疗费待实际发生后再行主张。
一审判决后,章某以其在本案中没有责任,让她承担45%的赔偿责任不当为由,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南通中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一、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程序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
其实,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时间和程序上的限制,由于对此类交通事故处理期限和程序的问题不够了解,很多当事人没
交通事故赔偿计算法律依据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
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一些处理限制 一、扣押车辆的时间期限 道交法第72条第2款: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
具体规定如下: (1)造成特大事故,负次要责任以上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处
北京交通事故赔偿律师怎么收费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的含义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指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失,肇事者向受害者
对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各种期限有怎样的规定 一、扣押车辆的时间期限 道交法第72条第二款: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索赔时效应当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算起。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保险人或受益人首先要立即止险报案
一、扣押车辆的时间期限 道交法第72条第2款: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
童某为出行方便,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辆富康桥车,并到保险公司为车辆办理了保险。某日,童某在驾车外出返回途中,车辆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