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于1998年与李-虎结婚。刘-秀操持家务,李-虎经商,次年生一女。从此二人经常争吵,于2001年因感情不和而离婚。李-虎有两套住房,皆是婚前财产。婚姻期间李-虎经商所得,刘-秀一无所知,法院也无法查清。法院本着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原则,判决婚生女儿(因年龄小)由刘-秀抚养,李-虎支付抚养费2000元/月至女儿满18周岁时止;另李-虎以一套住房的使用权、500元/月生活费帮助刘-秀至其再婚时止。(以上的人名均为化名)
案情分析:
本案中,刘-秀因客观原因,再就业困难,独立生活能力差,离婚后无住房,不能维持本地最低生活水平,而获得了李-虎给予的困难帮助。
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从而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生活困难一方在离婚时,有寻求帮助的权利。所谓“一方生活困难”,主要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具体地讲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离婚后无住处的;
2.有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
3.因客观原因失业且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
4.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的情形。
生活困难的一方,要求对方给予适当帮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一方生活困难,确需帮助的;
2.另一方具有帮助的能力;
3.帮助的形式可以是住房,也可以是金钱,其中住房可以是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4.接受帮助方没有再婚。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而离婚时一方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的帮助则是相互扶养义务的延伸,是对配偶或原配偶的扶助或资助。现代配偶扶养是双向的,丈夫在妻子需要扶养时有帮助的义务,妻子在丈夫需要扶养时也同样有帮助的义务。但实际上,由于妇女的经济能力一般低于其丈夫,需要扶养帮助的主要是离婚妇女。
在判定是否应当给予帮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方的收入和财产。离婚时双方的财产和收入有较大的差异时,收入较高、财产较多的一方有较高的支付能力,则其应对另一方尽扶养帮助义务的可能性就较大。双方的财产和收入相差无几时,进行扶养帮助的可能性就较小。有时,也可将家庭共同财产的大部分分给各方面能力较弱的一方,以避免或减少其对配偶的扶养帮助的需求。
(2)各方的就业能力。双方目前和将来的就业能力是判定配偶扶养帮助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就业能力大大高于另一方的,就应考虑判定给付扶养帮助。如果是一方因年龄较大或有疾病丧失就业能力,或者因多年从事家务劳动耽误或放弃了提高其就业能力的受训机会,造成其就业能力大大下降的,法院就应当从公平原则考虑判决给付扶养帮助。
(3)抚养子女。对于在家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得扶养帮助,使其不用全日工作、有时间在家照顾子女。当然其前提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支付能力。
(4)婚姻期间的生活水平。如果双方离婚一方收入较高或相当富有,有较高的支付能力的使配偶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就应当将原有的生活水平作为一个给付扶养帮助的因素来考虑。
(5)一方对另一方所作的贡献。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帮助另一方接受教育或培训,使其提高就业能力的,或者从事家务劳动,积极支持另一方的事业的,均可作为给付扶养帮助的考虑因素。
综合上述分析,本案中刘-秀初中毕业,一直在家操持家务,无工作经验可言,就目前就业形势而言,难以找到工作,独立生活,同时对其丈夫的事业是有贡献的,其要求一定的扶养帮助是公平合理的,而李-虎也具有帮助能力。因此,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同居期间财产怎么认定呢?很多恋人恋爱一段时间就进行试婚同居或者直接选择同居,共同生活,在此阶段感情炙...
子女买房,父母的出资该如何认定性质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
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一规定,处分共同共有的财产,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
一、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概念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为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而形成并应由夫妻共同偿
辞职补偿金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辞职补偿金是夫妻个人特有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因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是指解除劳动合
实践中,恋爱双方在结婚登记之前购置房产的情况较为普遍,若恋爱结婚不成,在分手或离婚时,恋爱期间所购房产归属往往会产生较大
住房公积金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
离婚时出租房屋的租金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不是,租金属于孳息,不算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法定夫妻财产制的概念 我国的夫妻法定财产制采用的是婚后所得共同制。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所得或双
女方不退还彩礼原则上是不犯法的。但是有原则就有例外,存在以下情形的,女方不退还彩礼可能违反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