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各地家暴庇护所或无人入住或被迫解散
家暴庇护所等待庇护
受害妇女入住后无后续救援等同收容
资金难以为继难倒受害人和救助组织
引进“民事保护令”改变“法不入家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倩
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被嗜赌的丈夫剁残了4根手指。无处藏身的她再次回到家中后,又被丈夫用砖刀毁容。
一位基诺族妇女遭遇酒后丈夫殴打逃出家门。同样,深夜无处栖身的她再次回家后,又被丈夫殴打。她被迫反抗致丈夫死亡。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8100万家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为此,各地纷纷建立名称各异的家暴庇护所。
然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5年来,这些家暴庇护所或无人入住,或被迫解散。
据记者调查,家暴庇护所遭遇“零入住”,原因在于,收容式的简单庇护让受害妇女更失“脸面”;其次,难以为继的资金困扰着受害妇女和救援组织。
专业人士呼吁,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将庇护所办成心理、法律多项救援为一体的慈善机构,才是出路。
一张床位PK“家暴”高投诉
家暴庇护所遭遇“零入住”
今年2月下旬,记者来到重庆市建立的首个“家庭暴力庇护所”。它坐落于重庆北碚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楼。
宽敞明亮的房间不到50平方米,一张床,上下铺。干净整洁的被褥,电视空调一应俱全,一次性毛巾整齐地摆放着。紧挨着“家庭暴力庇护所”的是心理咨询所、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者能享受到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短期住宿三位一体的免费帮助。
它设立的初衷,主要针对家庭暴力受害的常客——妇女、儿童;经常遭遇“强势”妻子的欺凌、殴打,无家可归的弱势男人,也可以临时躲避在这个“温馨的港湾”里,直至问题解决。
然而,仅有一张床位的“家庭暴力庇护所”,从去年11月25日“国际反家暴日”建立至今,几个月过去了,却遭遇了令人尴尬的“零入住”。
无独有偶,2002年10月17日大连市反家庭暴力避救中心正式挂牌。半年过去了,前来投诉的1600多位妇女无一人入住。大连市一位35岁的刘老师被丈夫打得两眼青紫、眼角肿起了大包,到妇联投诉。有人劝她在避救中心住几天。她回答很坚决:“不去!我到宾馆去住。”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为。其形式包括殴打、罚跪、捆绑、拘禁等体罚形式,也包括威胁、恐吓、辱骂等精
一、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者将被追究什么责任? 1、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社会上存在的家庭暴力的现状的调查,对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深入的阐述,从而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对预防和
【内容提要】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它由来已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保守估计,中国2.67亿个家庭中约有800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
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有哪些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 家庭暴力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不同年龄、人种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
据报道,全国妇联正在联合公安部等九个部委,即将推出《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它将首次对警方所承担的职责、任务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
笔者认为,两篇文章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则理解有误,导致在规范的讨论上出现了偏差。 首先第一个问题:警察应当在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