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达不到立案标准怎么定性-律界星

贪污达不到立案标准怎么定性

来源:律界星2022-05-276869人看过
导读:一、贪污达不到立案标准怎么定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贪污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二十三条

一、贪污达不到立案标准怎么定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贪污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二十三条 有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贪污罪构成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

“侵吞”,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窃取”,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秘密获取的方法,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骗取”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使用欺骗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其他手段”,是指侵吞、窃取、骗取以外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手段。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受委托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管理、经营国有财产而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但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因受委托而使其与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同样的非法占有管理、经营的国有财物的便利条件,具有同样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对其行为应当以贪污罪论处。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贪污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处分。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快速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备案号:鲁ICP备18000229号-3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26 律界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