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认定须注意些什么
1、功能的刑事政策性
立功制度是我国实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刑罚目的的体现,其宗旨在于给犯罪分子提供一个悔罪或将功折罪的机会,促使犯罪分子与其他犯罪势力划清界限,并协助司法机关消除其他犯罪势力。这可以使司法机关迅速挖掘出隐藏的犯罪分子,消除社会潜在的隐患。刑事政策性是立功必须具有的首要特征,同时也是其存在的内在原因。
2、立功发生的时间是犯罪分子到案后,判决生效之前
之所以将立功的时间的起始时间限定于“到案后”,是因为1998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立功的时间是“到案后”,故本文不采纳那些认为立功发生于“刑事诉讼中。包括判决生效后、也包括服刑期间。甚至认为“立功的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刑罚执行完毕、不论司法机关是否对其立案侦查、也不论其是否处于诉讼阶段,均可成立立功行为。因为本文仅研究狭义的立功,这种立功是一种从宽处罚的量刑情节,只能发生于判决生效之前。
3、内容的法定性
也就是说立功是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首先是指犯罪分子的立功行为要符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只有符合《刑法》规定的行为,才具有进行刑法价值评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是指立功行为产生的结果,立功的结果影响《刑法》的轻重及执行。通过对行为价值判断和结果的确认,从而在刑法上作出相应的反应。
4、立功是一种独立的刑罚裁量情节
我国1979年《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现的,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198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适用法律的解答》第4条对1979年刑法第63条的规定作了突破,规定“对于自首又立功的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实践中,对虽未自首,但有立功表现的,应参照《刑法》第63条法规的精神;并依照《刑法》第59条的规定,也可以视具体情节,分别从宽处理。”这是法律首次将立功从依附自首的地位中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的量刑制度加以专门规定。1997年刑法典进一步确认了立功的独立地位。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立功的认定须注意些什么”问题进行的解答,立功的认定须注意些的问题包括功能的刑事政策性、立功发生的时间是犯罪分子到案后,判决生效之前、内容的法定性等。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初犯自首的减刑是对于初犯能酌情从宽处理,但不是必须从宽处理;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
有期徒刑最长判多少年 1、一般情况下的有期徒刑期限,是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2、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
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法律有哪些规定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
(1)租(借)用关系。 由于租用人或借用人与车主之间并不存在执行职务的关系,因此依据规定,应由租用人或借用人作为责任的
危险驾驶罪通常会被判处拘役,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适用缓刑,因此危险驾驶罪...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
有期徒刑的缓刑是如何执行的 缓刑是指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有条件地暂缓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并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考验,并保
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或销售收入并不等同于矿产资源遭到破坏的价值,其实际价值应当经具备资质的地勘单位鉴定后,由省级国土资源
有期徒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 2、有期徒刑的刑期
有期徒刑判刑的刑期计算是如何的 刑法第45条规定,除本法第50条、第69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