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思考
我国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笔者在办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时,发现上述规定使司法工作人员有点无所适从,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中“发现”的主体究竟是谁,是专指人民法院?还是不仅包括人民法院,还应包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案情是这样的:被告人林某2006年1月10日因为贩卖毒品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审理后于3月9日作出了有罪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在判决生效之后,4月初检察机关又收到公安机关关于该人于2006年2月21日贩卖毒品的起诉意见书,也就是说在判决宣告之前该人再次犯罪,而且在2月21日当天并已经被公安机关发现并立为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在审查该案时,对王某是否要适用数罪并罚以及应适用什么程序提起公诉的问题发生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发现”的主体只能是法院,认为对王某可以数罪并罚。理由是,前罪的判决宣告之后,法院才发现王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符合第七十条的规定,应当按照一审程序提起公诉,由法院对后一个犯罪行为进行审判,并与前罪数罪并罚。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发现”的主体应当包括公、检、法三家司法机关,对王某不应数罪并罚。理由是,前罪的判决宣告以前,作为刑事诉讼司法机关之一的公安机关已经发现了王某的犯罪行为,立案决定书就是依据,“发现”的时间并不是在判决宣告之后,故不符合第七十条的时间条件,应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该案。
第一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在于我国宪法规定,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独立拥有审判权,数罪并罚是刑法赋予法院具体运用刑罚的一项措施,因此,数罪并罚的主体只能是法院。其次,通过对该条文中“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对这句话作结构分析,其主干是“发现罪”,“对罪作出判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因此,在我国只有法院才能“发现罪”,故刑法第七十条中“发现”的主体应该是法院,不包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有期徒刑的上限是多久 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有期徒刑的期限
有期徒刑的减刑或者缓刑是怎样的 一、有期徒刑的减刑 减刑: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
有期徒刑的特征有哪些 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 2、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具有广泛适用性。
一、邮局投递员私自开拆隐匿举报信该如何处理 1、邮局投递员私自开拆或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拘留 一种是指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如: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有效地震慑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装备作用,加大非现场执法的力度,及时采集和锁定
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具体是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第一审程序的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有起诉权的人提起诉讼的案件进行初
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或销售收入并不等同于矿产资源遭到破坏的价值,其实际价值应当经具备资质的地勘单位鉴定后,由省级国土资源
有期徒刑,是人民法院判决的、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押送监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是刑法五种主刑中较重的一种。 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