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枪案件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刑法九)关于涉枪案件量刑标准
第一百二十六条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的;
2、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的;
3、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的。
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涉枪类犯罪案件特点
第一,从犯罪主体来看,涉案人员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有一部分涉枪犯罪人员,以本地的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且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还是文盲。他们所触犯的罪名通常有非法私藏、持有枪支、弹药罪
另一部分为两劳释放人员、涉黑涉恶人员、替地下赌场看场收水钱的不法人员、抢劫作案分子、职业杀手、私营业主等。他们所触犯的另一类罪名也主要是集中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
还有一部分表现出具有犯罪集团特征的涉枪暴力犯罪。
第二,枪支来源多样化且枪支买卖渠道多难以取证或仅存在孤证,很多涉枪类案件只能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定性。
1、是网络买卖、物流收货,网友及物流公司难以查找。鉴于网络交易难以追踪、涉嫌犯罪的网友难以归案,导致最终只能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定罪。
2、是保安器材商店、批发市场中存在枪支弹药的黑市交易,涉案枪支出现后,往往因时隔多年无法查找到销售者。
第三,从涉枪犯罪的行为来看,此类犯罪行为具有预谋性、连续性、隐蔽性和反侦查性。
1、预谋性。涉枪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前大多经过周密的筹划,包括制定计划,筹集经费。准备犯罪工具等。
2、连续性。涉枪犯罪分子往往实施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活动,以达到犯罪目的,如,为了获得枪支而进行袭警、盗窃等犯罪行动。
3、隐蔽性。涉枪犯罪的分工越来越细,有专门的流程,分工配合,加之网络化的发展,更是使这种犯罪更隐蔽。
4、反侦查性。在涉枪案件中,常常表现出在在反侦查、反取证、反审讯的情况。
第四,危害极大,后果十分严重。
以上就是律界星小编针对“涉枪案件的量刑标准有哪些”的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刑法九)关于涉枪案件量刑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补充了涉枪类犯罪案件的特点。如您还有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其他问题,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律界星专业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将犯罪分子加以监管、剥夺其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是刑法五种主刑中较重的一种。 有期徒刑有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因无其他机动车驾驶人代替驾驶、违法行为尚未消除、需要调查或者证据保全等原因不能立即放行的,可以扣留车辆
监狱法对刑罚执行的规定有哪些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看守所收押对象具体是哪些人 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须凭送押机关持有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签发的逮捕证、刑事拘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有效地震慑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装备作用,加大非现场执法的力度,及时采集和锁定
有期徒刑是怎样执行的 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刑法》
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五年内再次犯罪一般是不算作累犯的,仅前刑罚执行完毕的可以被算作累犯。被...
网络诈骗超过三千元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有期徒刑有三种情况: 一、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二、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