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不属于肇事逃逸
(一)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
这种情况,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逃逸的主观要件,不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如将某单位司机在肇事后随即将伤者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惧怕与被害人的亲属发生冲突而离开现场回到单位向领导汇报并报警。
(二)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
虽然驶离现场,但是在现场不远处随即设法报警的行为,如打电话、到附近的医院求救等等、应当可以证明其本身没有逃避处罚的主观动机,对这一类行为并不符合逃逸的主客观的要件,因此,不能认定为逃逸。
(三)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有时候行为人出于害怕被报复或其他合理原因离开现场一段距离,如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有逃逸的故意也应当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不轻易认定其行为为逃逸。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就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你可以咨询律界星的律师。
肇事逃逸致人重伤害有什么处罚 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涉嫌交通肇事罪,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至于赔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一)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
一、交通肇事逃逸轻伤二级赔偿多少钱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轻伤二级的伤害,需要做伤残等级评定,有伤残等级的和无伤残等级的赔偿
肇事逃逸最高判什么罪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一般是
逃匿与逃-逸的区别 逃-逸是正在逃跑。 逃匿是逃跑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找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
怎么对交通逃逸行为做出认定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
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受害人伤重死亡刑事责任怎样认定 正确认定和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对于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操作都大有裨益的。实
对方逃逸,事故如何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1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
肇事后逃逸不构成犯罪该怎么处理 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
一、司机肇事逃逸,乘客会不会构成犯罪 法理解析: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并非只有司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