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院解释交通肇事后报警为何不认定为自首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很多群众拍手称赞,但也有人提出质疑。
为此,浙江在线记者专门采访了本意见的起草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丁卫强。丁卫强对相关质疑作出了解释。
浙江在线记者:制定这项意见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丁卫强:有的。我们是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执法的依据,制定规范性文件不能与之精神相违背。本意见严格遵照法律和司法解释明文规定制定。对于没有明文规定的,或者争论较大影响执法统一的,严格按照法律精神,对相关问题作出释诠,以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有业务指导的任务。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有总结审判经验的职能。我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这一意见,从性质上看,属于业务指导文件,是一项司法政策,并不是法律规范,主要是想通过它对下级法院主要起到业务指导作用,规范交通肇事犯罪的审判。这也是能动司法的体现。
既然是指导下级法院的意见,就得让老百姓也知道,要向社会公开。这是符合人民法院实行“阳光司法”的要求。
浙江在线记者:请你谈谈制定本意见的指导思想。
丁卫强:我省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车辆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事故多发。近年来,全省每年交通肇事死亡人数都在6000人以上。交通肇事已成为社会公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今年以来,醉酒驾车、“飚车”等致人死亡的重大、恶性交通肇事案件频发,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政领导、省法院领导均极为关注。鉴于当前情况,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整治,人民法院有必要出台相应的司法政策,供全省法院统一执行。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这一规定,以从严把握此类案件,从严打击严重交通肇事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浙江在线记者:对缓刑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其意义是什么?
丁卫强:我们调研中发现,交通肇事犯罪判缓刑全省在70%以上,有的法院达90%以上。我们认为,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缓刑相对较多,与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有关,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但判处缓刑过多过滥,起不到刑罚的震慑、预防犯罪作用。赔了钱就可判处缓刑,群众认为就不需“坐牢”了,是“以钱抵刑”、“以钱买刑”。许多开车人也就容易忘乎所以,以为赔点钱就行了,起不到刑罚应有的作用。对此群众有反映,影响到司法形象,故应当加以控制。故我们规定了六种一律不适用缓刑和五种一般不适用缓刑的情形,目的在于严厉打击“醉驾”、“飚车”、斑马线上致人死亡、逃逸等恶劣行为。
如何与被害人协商解决交通肇事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驾驶员应主动出示驾驶证,对事故事实以及成因无争议的,填写《当
撞到人之后逃逸要受什么惩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
交通肇事赔偿多少钱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
一、因交通肇事逃逸认定主要责任构成犯罪吗? 构成。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是怎样的 1、主体 凡年满16周岁、具有
一、肇事逃逸最重能判几年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
怎么对交通逃逸行为做出认定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
逃逸但未造成对方受伤定罪吗 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建议积极应对。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
交通肇事后医药费赔偿多少钱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
刑事犯罪逃逸怎么处理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是一种常见现象。为防止对已归案犯罪嫌疑人审理上的过分迟延,司
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是什么情况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