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该条规定是对于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首创,受保护的人格权利之中亦包括生命健康权。
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于2001年2月20日下发的《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第19条规定,因交通事故致人伤残或者死亡、造成怀孕妇女流产的,当事人据此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在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第四条规定:“因侵权致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永久灭失或者毁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可见,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限于因侵害人侵权致人身伤残(不包括达不到评残标准的轻微损伤)、死亡、妇女流产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受灭失或毁损。受害人据此而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对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失赔偿数额,应以交通事故因侵权人过错造成的后果为标准:
(1)致受害人伤残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按其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2级的减少10%,依此类推。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标准的50%计赔。
(2)致受害人死亡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死亡补偿费规定标准的50%计赔。
(3)致受害人流产和致受害人的特定纪念物品灭失或者毁损的,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要以按因流产的实际费用和特定纪念物品的实际价值适当计赔。
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自由裁量权如没有受到合理的控制和监督,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被滥用的危险,必然导致司法不公。笔者认为,要有效防止滥用精神赔偿数额的自由裁量权,就应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作为一项赔偿项目并明确赔偿标准,这样,既能做到对侵权人的行为予以制裁,对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伤害给以抚慰和补偿,同时又为法官在审判中保持公正法提供确切依据。
网友提问: 我的家人因车祸死亡,而肇事司机无证驾驶,后被交警部门带走,但第二天交警部门却称人不见了,但又不给任何回复,
对方交通逃逸赔偿多少钱 由于逃逸者一时无法查找,你可以要求交警对此次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再向保险公司办理权益转让,由保险
驾车撞伤他人后,不及时对伤者进行救助,反而弃车逃逸,被依法处以重刑。刑法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一、肇事逃逸陪同有罪吗 酒驾肇事逃逸除开车司机陪同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
交通肇事罪中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交通肇事重大事故如何认定 一般要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怎么认定责任的,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发上来看看。 交通肇事
一、肇事逃逸私了后还会负刑事责任吗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肇事逃逸,双方已协商解决也应当进行拘留。 根据法律规定,
网友提问: 我是否应该赔偿,我是老板,请朋友给我早工人,他去的途中出了车祸,还撞到了了人,我是否应该赔偿 律师解
肇事者能单方面结案吗 不能。结案是公安机关的事情,使案件办理的最终程序,不受受害人或肇事人单方面影响。而且公安机关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