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杀人要负刑事责任的,但如果是病理性醉酒的,那么通常第一次定性为过失犯罪,之后定性为故意犯罪,醉酒后杀人一般可以定故意杀人罪。
喝醉酒的人,其是否醉酒是有自己的选择的,因此醉酒时犯罪,醒酒时赎罪,其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这与精神病人等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有着本质差别,前者属于自陷风险,后者属于对行为没有辨认控制能力。因此醉酒犯罪,罪责不减,该如何定罪判刑,就如何定罪判刑,不能引起醉酒而从宽处罚。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内容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本罪犯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罪犯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
组织越狱罪是指狱中的罪犯有组织、有计划地逃往狱外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监狱、劳改...
抢劫罪与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存在区别抢劫罪既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益,也侵犯被害人的财产权益,而抢夺罪在通常...
刑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新刑事诉讼法的一项新制度,对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类型都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刑事犯罪的种类很复杂,那...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
不报、谎报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
抢劫罪与盗窃罪最本质的区别是,获取财物的方式,盗窃是秘密获取,抢劫是公开获取,所谓公开获取要求加害人...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