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原告:代*利。
被告:龙*瑜。
代*利与龙*瑜于1982年结婚。1985年7月,龙*瑜生下一男孩,取名代*杰,由双方共同抚养。1989年7月,代*利发现龙*瑜与他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遂提出离婚。经协商,双方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办理了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代*利所有,由代*利抚养代*杰;龙*瑜每月给付30元的抚养费,并负责偿还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欠债务1100元。后来,双方因看望小孩一事发生纠纷,龙以代*利不是代*杰的生父为理由,向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代*杰的抚养关系。在九龙坡区法院审理变更抚养关系案过程中,原、被告双方提出申请要求对代*杰作亲子鉴定。经重庆市中心血站亲子鉴定,排除了代*利是代*杰的生父。之后,龙*瑜将小孩带走并由其抚养,同时向法院申请撤回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之诉。1990年2月,代*利以代*杰不是其亲生子,双方之间无血缘关系以及对代*杰无抚养义务为理由,向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龙*瑜返还其抚养代*杰的6000余元抚育费。
被告龙*瑜在答辩书中一方面承认代*杰不是代*利的亲生子,另一方面以离婚前双方共同抚养小孩,且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归代*利所有,自己经济困难等为理由,拒绝返还抚育费。
分析
本案的关键,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男方受欺骗抚养了女方与他人所生非婚生子女,离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抚育费?
从法理上讲,原告代*利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至于被告是否全部返还抚育费,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部分返还:原告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的抚育费,被告不予返还;原、被告离婚后至小孩由被告领回这段时间内的抚育费,应由被告返还原告。
本案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被告龙*瑜隐瞒小孩是与他人通奸所生这一重要事实,致使原告代*利误将小孩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抚育。从法律上讲,代*利在不明真象的情况下虽然对小孩进行了抚养,但他既非小孩的生父,也非小孩的养父、继父,故对小孩无法定抚养义务。同时,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代*利受欺骗,在违背自己真实意志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应属无效;而且,夫妻关系的存续有效,并不意味着夫妻一方必然要承担另一方违法行为所致的后果。所以,就法理上讲,原告代*利要求返还抚育费的请求理应支持。但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已由男方一人分得,以及被告尚需抚育小孩,收入低等实际情况,法院判决代*利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支出的抚育费不予返还,对双方离婚后至小孩被被告领回这段时间的抚育费酌情返还。这样处理,既充分保护了原告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又较妥善地保护了儿童的合法权益;同时对那些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通奸的不道德行为,也有警示的作用。
我国《民法典》关于家庭关系的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其主要内容是:夫妻对于共同生活中的共同事务如
家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细胞组织;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说,“家庭关系主体”指的是发生特定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这里
双方协商解决。如果都同意变更扶养关系,只要双方写一个变更协议,扶养关系即可变更。 如果不同意变更,只能到法院起诉。要求
家庭关系主体的特点 与婚姻关系主体相比,家庭法律关系主体除了范围要广阔得多以外,其突出特点是主体身份往往具有多重性以及
抚养,是指因婚姻家庭关系、非婚姻关系和拟制血亲家庭关系而产生的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教育义务(含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
一、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是否有效? 1.儿子和女儿健在的情况下,儿媳、女婿与公婆、岳父母之间不能
对于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双方可以进行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有哪些 (1)通过法定义务人应尽的抚养义务而获得的财产,这部分专供其个人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和费用构成未
张某,59周岁,因车祸死亡,其父母、妻、子共同起诉保险公司与肇事车要求赔偿,其中妻王某以其系张某与儿子共同的被扶养人而主
在理解经济帮助制度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经济帮助是指夫妻离婚时,因一方生活确有困难,经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由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