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1日19时,刘某酒后驾驶轿车与某醉酒载人两轮摩托车于某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致两轮摩托车上两人当场死亡,交警认定刘某应付此次事故主要责任。经当地人民法院审理,双方同意调解,此次事故刘某共应赔偿死者家属111万元,由该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
刘某与本案保险公司于2007年7月18日签订了机动车商业险及交强险。刘某于事故发生后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醉酒驾驶出险属保险公司免责范围为由口头拒赔。后刘某委托我公司代其向保险公司索赔,我公司遂向青岛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本案于2009年1月5日和1月19日两次开庭审理。
刘某主张其未在保单上亲笔签名,保险公司未就免责条款向其作明确说明,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且造成此次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是自己在发生事故时接听移动电话所致。
保险公司向法院提交2007年12月13日刘某向其作的询问笔录,该笔录证明刘某知道醉酒驾驶保险不赔,保险公司辩称其已履行了免责条款的告知义务。且该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中调解额过高,属刘某自愿赔偿死者家属,保险公司不应赔偿刘某。
仲裁庭审理后认为该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有三:
1、双当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是否将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向被保险人刘某明确说明
2、事故责任比例如何划分
3、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能否认定为理赔的法律依据
经两次开庭后,仲裁庭最终意见为:
1、双方民法典律关系依法成立,该合同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保险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双方签署保单时其就免责条款向刘某作了明确说明,且保险公司提交的询问笔录是在保单签订之后,该笔录并不能证明双方签订保单时保险公司尽了明确说明义务,该证据无证明效力。因此依据保险法第四百七十六条,该保险合同免责条款依法归于无效。
2、经仲裁庭审查认定,造成此次交通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是刘某于事故发生时接听移动电话所致,刘某负本次事故主要责任,保险公司应按合同约定以保额70%计算赔付给刘某,多出部分为刘某自愿承担,仲裁庭不予支持。
3、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确认即产生法律效力,且该保险公司条款中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索赔时被保险人应当提供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等”,因此可认定民事调解书可以作为保险理赔的法律依据。
最终青岛仲裁委员会于2009年3月3日作出裁决,裁令保险公司赔付刘某保险金40万元。该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其实,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时间和程序上的限制,由于对此类交通事故处理期限和程序的问题不够了解,很多当事人没
在中国人-保投保的车辆,不论是在投保地出险,还是在外地出险,车辆的被保险人或司乘人员应保护现场以利于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处
不知情撞死行人后驶离,不属逃逸,保险公司当赔 案例 一家公司的司机驾驶着混凝土搅拌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慎将一路人
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拥有者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出行的危险性,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
车撞人交通事故保险的赔付流程是什么 车祸保险理赔流程包括有 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
一、扣押车辆的时间期限 道交法第72条第2款: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
一、尚不构成刑法标准的处罚 1、造成特大事故,负次要责任以上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1、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单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转院治疗证明,法医鉴定书; 3、医疗终结后,需要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项目有哪些 1、医疗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具体规定如下: (1)造成特大事故,负次要责任以上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