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要注意什么?
关于遗赠扶养协议,有以下几点需要强调:
第一,遗赠扶养协议不同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以受赠人承担遗赔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为重要条件,实际上是一份双务合同,要双方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第二,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应该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组织。法定继承人本来就有赡养义务,不属于此范围。
第三,在继承时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和遗赠。即使被继承人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之外另立遗嘱且内容与遗赠扶养协议冲突,也应该以遗赠扶养协议为准,不论谁先谁后。
第四,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应该尽量明确。目前我国法律对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并不是很详尽,大多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而现实中如何“扶养”才是符合条件的“扶养”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就可能产生争议,且“扶养”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双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都会增大。因此,对如何“扶养”,中途发生变化如何处理等各种问题,应该尽量在协议中事先明确。以免双方争议。
什么是遗赠扶养协议?
按《继承法》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此外,也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此协议。
一般情况下,对老人有赡养义务的是其子女等法定继承人,但是因各种原因,现实中确实有不少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承担起赡养老人义务的事。
虽然《继承法》也规定“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但此规定并不明确,如何认定扶养较多?怎么适当分?都可能有争议。所以,如果在事先签订有明确的遗赠扶养协议就可以避免相关不确定的纠纷。
[案情]张-平与李-华系多年的好朋友关系,李-华在一直从事装饰材料经营,2009年初,为扩大经营规模,就找到张-平,要求
对于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双方可以进行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
案情: 1998年,小王和他妻子小吕登记结婚。1999年,小王单位将临街的一栋楼房向本单位职工出售,小王想购买一套临街
家庭关系主体的特点 与婚姻关系主体相比,家庭法律关系主体除了范围要广阔得多以外,其突出特点是主体身份往往具有多重性以及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赵老汉生前曾在村委会主持下,口头与两个儿子协商了生老病故及遗产继承问题,不料兄弟俩却为父亲遗留的安置
家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细胞组织;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说,“家庭关系主体”指的是发生特定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这里
遗赠扶养协议如何解除 首先,因扶养人不履行合同导致遗赠扶养协议被解除。所谓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合同,指扶养人完全
抚养,是指因婚姻家庭关系、非婚姻关系和拟制血亲家庭关系而产生的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教育义务(含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理解经济帮助制度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经济帮助是指夫妻离婚时,因一方生活确有困难,经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由有条
婚后扶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