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阜阳离婚孩子抚养费最低标准是多少
1、在阜阳父母离婚孩子抚养费最低标准具体要分情况讨论:
(1)首先,对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目一般可按照其收入的20%-30%。如果是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里的工资总额应包括工资、较固定的奖金等。(不能只凭工资单的数额确定总额,对于有虚报、瞒报的情况,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来确定数目);
(2)其次,对方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其比例同第一点相同。(这一点全国各地法院大都是以本省市交警部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3)最后,在具体实践中,确定孩子抚养费要综合从孩子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几方面综合给予考虑,同时,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应以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为基准,可适当考虑增加或减少。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抚养费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有哪些
1.在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情况下,子女在必要时要求父母增加抚养费,是其一项重要的权利。父母双方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议不成时,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法定情形:
(1)原定抚养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2.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但抚养费的实际给付,要以其具有负担能力为前提。父或母一方请求减少、免除给付子女抚养费的,应当举证证明本人的生活境遇发生变化,无实际支付能力。根据实践经验,具有包括下列情形:
(1)给付方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定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有抚养能力,能够负担的;
(2)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失去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
(3)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负担继子女的生活费或者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原有给付义务的父方或者母方,可以适当减少或者免除。
负担继子女的生活费或者教育费,不是继父或者继母的法定义务,如果继父或者继母不愿意负担,生父或者生母还应当继续承担抚养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要求增加还是减少抚养费,待特殊情形消失时,对于增加抚养费的,可以要求恢复按原定数额支付;对于减少或免除抚养费的,应当恢复给付。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总结的内容,父母离婚后,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所付抚养费的标准要依据具体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分析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多方因素来判断。如果对本文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律界星找律师进行法律咨询,他们能够直接告诉您答案。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吗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不可以是法定继承人。 遗赠扶养协议可分为以下两类:
在理解经济帮助制度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经济帮助是指夫妻离婚时,因一方生活确有困难,经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由有条
对于一方符合应当获得另一方帮助的条件的,离婚时首先应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查明双方
[案情] 原告张某与被告徐某某系夫妻关系,生有一子小龙(未成年)。1997年6月,徐某某在美国塞班打工,2001年9月
民法典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一、什么是夫
离婚后孩子由谁抚养 对此,婚姻法第36条第2款、第3款规定:“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
家庭关系中道德和法律不可或缺吗 是的,“家庭是伦理的实体,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是一部带有鲜明伦理色彩的重要法律,它
遗嘱什么时候无效 1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限
法定扶养人不包括表叔。 法定抚养人一般是父母和收养机构负责人。其他近亲属作为抚养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属于法定抚养人。
【案情简介】 1982年2月,王某携幼子王某某和李某结婚,婚后再未生育子女,两人悉心将幼子抚养成人。2013年王某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