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养费案判决后如何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抚养费是属于先予执行的费用之一,法院作出判决后,法院可以执行义务人的工资等收入支付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二、抚养费的申请执行期间如何计算
在支付子女的抚育、抚养费等问题的离婚案件或追索抚养费案件中,经常出现权利人经过较长时间后才通过法院向义务人主张权利,这就产生了如何确定抚养费的申请执行期间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最高人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19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这条规定确定,关于抚养费的案件应由审判部门移送执行部门予以强制执行,不属于当事人申请执行的范围,所以法律关于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不适用于执行抚养费案件。另外抚养费是按月支付的,不能对每月应支付的抚养费孤立来看,它的实质是一个分期履行的债权,所以执行期间自然不能从判决书生效开始独立计算,应该是持续的。抚养费的申请执行期间应该从子女独立生活起计算至满2年。
第二种意见认为,关于抚养费的案件属一般民事案件,没有其程序的特殊性。并且文书判定了支付时间,或分期履行时间,就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间办理。另外,虽然《执行规定》中规定抚养费的案件属于移交执行范畴,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中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该条款明确可以移交,并未规定必须移交。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的做法是经当事人申请才能启动案件执行程序。所以抚养费案件的申请执行期间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只能对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部分进行强制执行,不符合立案执行条件的部分法院不能强制执行。
小编同意第二种意见,在离婚案件中,夫妻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不因婚姻的解体而中断或灭失,子女随父母一方生活的,另一方应承担必要的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在执行抚养费案件中,法律文书要求每月支付抚养费的数额,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至子女独立生活止,每月支付一次或者每半年支付一次,且支付抚养费的数额、期限、支付方式都己明确,每月支付抚养费的时间应该理解为每月最后一天前为自动履行届满时间。所以,抚养费执行案件是典型的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案件,申请执行期间应该从每月最后一日起分别计算至满2年。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抚养费案判决后如何执行”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抚养费是属于先予执行的费用之一,法院作出判决后,法院可以执行义务人的工资等收入支付抚养费。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界星进行法律咨询。
(一)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概念被抚养人生活费,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由其进行扶养的、无
一、法定扶养的人的范围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
家庭关系主体的特点 与婚姻关系主体相比,家庭法律关系主体除了范围要广阔得多以外,其突出特点是主体身份往往具有多重性以及
遗赠扶养协议需要见证人吗 遗赠扶养协议不需要见证人,遗赠人和扶养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就可以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指出:由兄、姐抚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丧失劳动能力
对于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双方可以进行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
【案情】 2000年,张某与钱某结婚。婚后,双方因性格不合,夫妻关系恶化。2003年,张某与钱某分居并书面约定:收入各
当夫妻一方没有收入和缺乏生活来源,或者无独立生活能力或生活困难或因患病,年老等原因需要扶养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给付扶养
法定扶养人不包括表叔。 法定抚养人一般是父母和收养机构负责人。其他近亲属作为抚养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属于法定抚养人。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