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两篇文章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则理解有误,导致在规范的讨论上出现了偏差。
首先第一个问题:警察应当在何种情况下介入家庭暴力?《婚姻法》第43条规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这里两个分句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即便受害人不请求,警察也应当制止。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规定,是指对施暴者进行处罚,需以受害者要求为前提,但是,警察对家庭暴力的介入,包括接案、出警、调查、笔录、处置、归档等多个环节,都不以受害者要求为前提。
对于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义务,目前国家法律还没有专门规定,但家庭暴力是人身伤害事件,即使未造成重伤害或死亡,仍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的介入原则应该和一般的治安案件无异。辽宁省就规定:“对于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报案、控告和举报。有关部门和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应当依法处理,不得以‘家庭纠纷’为由不予处理或者进行推诿。”今年1月,公安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家庭暴力毫无疑问是公安机关应该关心和介入的。”
第二个问题是:警察为什么应该干预家庭暴力?应该特别明确,防治家庭暴力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家庭和谐,而是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平等人权,无论这个社会成员是不是某个人的老婆或孩子,国家对人权保障的责任没有理由因其社会成员的家庭角色而减弱。
第三个问题是: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很容易受到“劝和不劝离”的传统思维的影响。有人说,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暴力零忍耐”原则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实,暴力零忍耐原则并非打一巴掌就一定要离婚,在区分刑事案和治安案的中国,也不可能将所有施暴者都抓进监狱,但若只求息事宁人,不分是非,不给予施暴者足够的惩罚和警诫,警察就失去了介入的意义。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1960年11月25日,三位多米尼加女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
一般来说,能够证明家庭暴力的证据主要有:受害方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派出所报警记录。相关鉴定机构对受害人...
「关键词」家庭暴力损害赔偿财产损害精神损害 据调查,家庭暴力在中国广泛存在,目前有33.9%的家庭存在着程度不等的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
笔者认为,两篇文章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则理解有误,导致在规范的讨论上出现了偏差。 首先第一个问题:警察应当在何种
尽管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即使在西方,人们开始重视并系统研究这一问题,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因为家庭暴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它既指肉体上的伤害,例如殴
一、概述 (一)概念 2001年12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内容提要】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它由来已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保守估计,中国2.67亿个家庭中约有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