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家庭暴力的内涵,剖析其存在的社会原因基础上,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家庭暴力这个沉重的话题是在近年才日益被我国重视的,冰山的一角已浮出水面。家庭暴力被认为是现代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不仅仅是对个别妇女和家庭的危害,同时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家庭暴力并不是我国的“特产”,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害。这一最为隐蔽的社会问题在美国最为严重,其次是韩国。在俄罗斯,丈夫对妻子施暴可谓是司空见惯。[1]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1995到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里,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实施暴力都有九层是男人。在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1/4源于家庭暴力。[2]值得警醒的是,“当女性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为刑事犯罪的主体后,家庭暴力就不再是一个家庭暴力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3]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特征、及危害
(一)家庭暴力的含义
(二)什么是家庭暴力?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从有关的法律性文件的规定来看,联合国1992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中第一次给“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下了定义:“是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上或性行为上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无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的《实现内罗毕战略行动纲领》中则认为“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中发生的身心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对家中女孩的性虐待、与嫁妆有关的暴力、配偶强奸、切割女性生殖器官和对妇女有害的其他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以及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
对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一方侵犯他方人身,而造成他方人身伤害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以武力或胁迫手段侵害弱者人身权利并对其肉体或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强暴行为;第三种观点认为,家庭暴力包括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殴打、虐待行为;第四种观点认为根据国家反家庭暴力的形势,凡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理的、精神的、性的暴力均应纳入家庭暴力的范围。[4]2001年,家庭暴力第一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出现在新婚姻法中,但法律本身并未对家庭暴力的含义进行界定。200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这种定义显然接近上述第二种观点,与国外的规定和认识有所不同,它所采用的是较为严格的标准,是狭义上的“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犯罪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1、概念。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折
笔者认为,两篇文章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则理解有误,导致在规范的讨论上出现了偏差。 首先第一个问题:警察应当在何种
【内容摘要】:家庭暴力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严重地侵害了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
【内容提要】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它由来已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保守估计,中国2.67亿个家庭中约有800
家庭暴力离婚起诉书 原告:_____(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被告:_____(基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案件增多。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
一、家庭暴力概述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建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1960年11月25日,三位多米尼加女
摘要: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情绪)、性暴力行为。其特征是一方动用武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是“私事”。这种意识影响着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和司法的态度,我国至今为止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