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浙江的常某,加入外国国籍后,先后与两名中国女子结婚。谁承想两名妻子在聊开心网时,突然发现对方的丈夫就是自己的丈夫。目前常某已因涉嫌重婚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12月23日《京华时报》)
从报道看,常某与两位“妻子”都是在国内进行的登记结婚。根据我国刑法第258条重婚罪的表述:“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常某两次均为登记结婚,则属于典型的重婚无疑。
“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标准模糊
在司法实践中,更为通常出现的是,在已婚状态下又与他人同居。在1994年最高法院曾有批复,明确了“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期间虽经1997年刑法修改,但该批复至今依然有效。虽然该罪名并非“告诉的才处理”,但仍属自诉案件范围,即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由于被害人大都更为相信通过公安局、检察院,也因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确也是标准模糊的表述,更需要强大的公权机关从各方面搜集证据,所以被害人以强烈的诉求推动诉讼进程的情况多有发生,这就可能造成在公诉案件中,完全相同的行为,适用刑法不统一。
批复中“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认定,在历经十五年后也产生了可探讨的问题。在刑法条文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需要适用者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诸如“淫秽”、“猥亵”等最为典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这类相同表达的概念理解相距甚远。那么上述批复中的情况是否也存在社会认知的变化呢?
需面对现实进一步合理解释重婚罪
首先应明确不能仅从内心的美好愿望出发来阅读社会,十五年来的一个现实是婚外的同居、包二奶现象变多,社会的容忍度也较从前更为宽容,以致会出现十五年前大部分人无法想象的局面: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但并不以夫妻名义,而是直接以二房的名义,况且现代社区的居住情况实际无需向任何人做出解释,即使以夫妻名义又向谁去宣称呢?
在极端的假设情况下,会否出现有配偶的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被认定为重婚罪,但以二房名义同居的就无法入罪呢?(热播剧《蜗居》中的海藻都怀孕了,但并无论者说宋思明构成重婚罪,宋仍备受女性追捧)结论是荒谬的,但却是严格依照最高法院批复精神的结果。
重婚罪与强奸罪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而强奸罪侵犯的
评析: 一、概念和构成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
丈夫与其前妻同居是否构成重婚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
[案情]王某与刘某是同村村民,均到法定结婚年龄,1989年4月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宴请了亲朋好友,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此后王、
【案情】 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原告李某起诉时同时要求被告张某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理由是被告张某犯重婚罪,依法被处拘役六
事实上,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
案例:1998年,蒙山县某镇女青年韦某与男青年冯某经人介绍相识,经过一年的恋爱于1999年结婚,婚后两人生育有两个小孩。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
重婚罪解读 认定重婚,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另一夫妻关系。依据有关的司法解释,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