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遇安全事故先行赔付
昨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网约车运营服务具体规范。规范提出,网约车经营者应“提供24小时不间断经营服务”,当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经营者应承担先行赔付责任,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乘客及驾驶员转移运输服务风险。
此前,乘客乘坐网约车与司机间发生纠纷的事情时,不知该向司机还是约车平台维权,网约车平台和司机间也经常相互扯皮,针对此种情况,规定征求意见稿则给予了明确。
车辆性能指标应高于出租车
对于车辆方面,规范要求,从事网约车运营车辆应取得当地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牌照和行驶证及当地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
此外,应通过安装车载终端等手段,对车辆运行和服务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服务车辆与实际提供服务车辆一致。
另外,需建立车辆定期检查、保养制度和完整的车辆维修、保养档案,确保按规定对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测。运输车辆应随车携带《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内设施配置及车辆性能指标应明显高于当地主流巡游出租汽车,宜提供互联网无线接入、手机充电器、纸巾等供乘客使用。实际上,目前,多数快车、顺风车等并不具备这样的服务条件,只有专车才会给乘客提供相对周到的服务。
驾驶员需接受岗前培训
根据规定,驾驶员应接受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制度,备有培训档案。运营期间,驾驶员人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也应被实时采集,以确保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
在运营服务中,驾驶员不应巡游揽客,不应在机场、火车站等设立统一巡游车调度服务站或实行排队候客的场所揽客。到达目的地后,应主动向乘客提供相应本地出租汽车发票,集团用户统一开具或者约车人、乘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对于备受热议的绕路和甩客问题,规范明确,运营过程中可根据网络服务平台规划线路或乘客意愿选择合理路线,不得绕路,不得中途甩客。乘客下车时,驾驶员应提醒乘客使用客户端等,通过匿名打分和意见反馈等方式对本次服务行为进行评价。
客户端应具备一键呼叫功能
为保证乘客安全,规范表示,应实现车辆位置信息实时分享功能,经约车人或乘客认定后的他人可随时查看服务过程中的车辆动态位置信息。同时,应具备个人电话加密功能,乘客与驾驶员之间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沟通联系。
经常打网约车的乘客可能已经发现,目前一些打车软件司机和乘客已经无法看到对方的手机号码,取而代之的是一串座机号码。“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结束订单后,这个座机号码就打不通了,下一单乘客会有新的一个座机号码。”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北京晨报科技新闻记者称,换成座机后,很多乘客都误以为是骚扰电话,拒接,需要打两次以上,对方才会接。
针对此前常有乘客被网约车司机骚扰等情况,规范还要求,网约车客户端应用程序应具备“一键呼叫”功能,以便乘客遇紧急情况时,能够将车辆实时动态信息及驾驶员信息自动发送给网约车经营者。
征求意见至本月底结束,其间,市民可在交通部官网下载表格进行意见反馈。
一、报案 当您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同时在48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否则保险公司
房屋:按一户一价原则 负责此次评估的**方达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七个小区的基准价格是在收集各小区
童某为出行方便,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辆富康桥车,并到保险公司为车辆办理了保险。某日,童某在驾车外出返回途中,车辆前机
误区一:“全险”就得全赔 许多车主认为,车子只要买了“全险”,发生任何交通事故都不会带来财产损失,因为保险公司会“全赔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的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也极迅提高。特别是公民个人对机动车的拥有量与二十世纪
虽然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所得赔偿款不是遗产,但在实践中是参照遗产分配的。 如果参与分配的人年龄太大、太小、有病等,可以多分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有时效吗 (一)保险索赔必须在索赔时效内提出,超过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不提供
保险理赔要经过哪些程序 保险理赔的一般程序为: (1 )出险通知。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要立即通过口头
职工在遭受工伤后,保险公司赔偿了1万多元意外伤害险,但却被公司私自取走。毛某多次讨要无果,遂将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属
交通事故如何进行立案呢 一、交通事故赔偿诉讼如何立案 (一)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 1、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