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与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存在区别抢劫罪既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益,也侵犯被害人的财产权益,而抢夺罪在通常情况下仅侵犯被害人的财产权益。
而且抢劫罪在行为方式上通常是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比如灌醉酒)的方式压制被害人反抗,以取得被害人财物。抢夺罪主要是利用被害人疏于防备,猛然夺取,以取得被害人财物。因此从罪名上看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行为方式上却有天壤之别。
而且抢劫罪与抢夺罪的逐日范围不同,抢劫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抢夺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显然前者的范围要更大一些。
另外,抢劫罪对抢到的财产没数额限制,也就是说抢3000元可以定抢劫,抢30元也可以定抢劫,而抢夺罪有数额限制通常是3000元。
抢劫罪的法定刑高于抢夺罪。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公司、企业及其有关人员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
醉酒后杀人要负刑事责任的,但如果是病理性醉酒的,那么通常第一次定性为过失犯罪,之后定性为故意犯罪,醉...
重大飞行事故罪,是指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飞行事故,危及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
商检失职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
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本罪侵...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