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民蒋小姐因与丈夫胡先生感情破裂向法院起诉离婚,可是她的离婚官司还没了结,丈夫的朋友吴-凯却一纸诉状将他们夫妻二人告上法庭,称丈夫胡先生向其借30万元巨款未还。面对这笔突来的债款,蒋小姐坚称是“丈夫和其朋友联手设陷”。记者昨日从法院获悉,法院最终判决蒋小姐无需承担债务。吴-凯起诉称,2006年10月及2007年2月,胡先生先后两次分别向其借款15万元,双方约定2008年12月30日前还款,但胡先生至今仍未归还。因为上述借款发生于胡先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故请求判令二被告共同偿还。胡先生声称,借款是事实,妻子蒋小姐也清楚借款情况,且该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开支,理应由自己和妻子共同偿还。然后,蒋小姐对此却大呼冤枉。蒋小姐称,她从2006年5月起就因夫妻关系不和,到上海姐姐家居住至今,其二人之间几乎毫无联系,对胡先生在外面的债务,她一概不知,胡先生称借款用于二人共同生活开支并不是事实,此借款应属于胡先生的个人债务,与她无任何关系。法院调查期间,蒋小姐的情绪一度失控,满腹委屈地哭骂丈夫胡先生和朋友吴-凯狼狈为奸,串通陷害自己,希望法官能为其主持公道。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胡先生在本案中不能证明妻子蒋小姐知道借款一事,也不能证明该笔借款确实用于双方共同生活开支。胡先生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款30万元并出具借条,事先未与妻子蒋小姐进行协商,事后也未得到蒋小姐的追认,该债务应认定为胡先生的个人债务,蒋小姐并无共同偿还的义务。同时,胡先生的朋友吴-凯作为债权人,在胡先生以个人名义向其借款并出具借条、蒋小姐并未在借条上签名确认的情况下,其也应当意识到该笔借款由胡先生一人负责偿还的可能性。由于吴-凯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此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法院判决蒋小姐不需承担还款责任,30万借款由胡先生单方负责偿还。(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法官提醒:共同债务应由当事各方签字确认目前,在商品房买卖交易、房屋按揭贷款等事项中,只要涉及双方或多方共有的,依照相关规定,共有方均须签字认可方确认,相关交易等方能依程序进行。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不但可较好地保护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也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在涉及数额较大的借款方面,须由共同债务人签字认可确认。这样可较好保护共同债务方的正当权益,能有效防止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或离婚后因隔阂较深,一方故意与他人勾结合伙欺诈另一方,若有共同债务方的签字,可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同时又可较好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若当时只有一方签字,事后起诉要求双方共同偿还,另一方一般均对此不予认可,这样依照法律规定,债权人及签字方就要举证证明涉案巨额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开支且难度较大,否则只能是单方债务,另一方无还款义务。
夫妻离婚,对于住房问题应当进行平等协商,并尽可能达成协议。如果不能协商一致,人民法院一般依据下列原则作出判决: (1)
什么情况下可以依法分割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
夫妻财产制度,是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夫妻家庭生活等费用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了几年,但一直未去民政局做结婚登记,后因发生变故分手,但因财产分割发生纠纷起诉致法院。 同居期间的财产
婚前按揭买的房算不算共同财产? 律师:首付要看出资方,婚后还贷部分是共同财产。 离婚案中,房产分割是最大的纠纷,
一、夫妻债务的认定 1.首先应推定一方的借款为夫妻共同借款; 2.如果一方能后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为个人借款则认定
婚约期间的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应如何处理? 实践中,不少人在订立婚约后、结婚前,都会住到一起进行同居生活,双方共同出资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第一条:当事人起诉请求...
案例一 问:我老公家境富有,在婚前自己买了一套房子。我和老公结婚后一年,老公说把那婚前那套房子作为结婚周年纪念物赠与我
离婚时如何区分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 齐某验出身于书香门第,是某市机械工程”二局的一名工程师。李某芳是本市第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