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了,我与丈夫几乎每天都说不上一句话。起初,我常想和他沟通,可他却一再忽视我的存在,不理不搭,我根本就没办法将话说下去。现在,我整天痛在心里,精神快要崩溃了……哪怕是他愿意和我吵一场,我也心甘啊!”笔者在一周前接访时,一位女士如是说。
其实,这种现象远非个别。
这就是夫妻间的“家庭冷暴力”。这种“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在产生矛盾时,虽没有拳脚相加、头破血流,但对对方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表现为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
丈夫王某与妻子钟芳(均为化名)是在10年前走进婚姻殿堂的。王某随着事业有成,他的地位高了,腰包鼓了,脑子也活了。而钟芳难免“人老珠黄”,王某怕招来“陈世美”的骂名,影响自己的形象和仕途,虽有心离婚再娶,但又不敢提出。为迫使钟芳先提出离婚,造成自己也是迫于无奈的假象,王某一方面故意不与钟芳沟通,对她不理不睬、视而不见,即使说上一两句话,也是言语攻击、暗藏威胁;另一方面限制钟芳的生活范围,在家也无端挑剔,甚至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不与钟芳过夫妻生活。冷漠、疏远、压抑、怨恨、敌意,使钟芳慢慢对王某失去了感情、失去了信心,最后只好诉请离婚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虽没有对钟芳实施肉体伤害,但其行为主观恶意明显,且已实际造成钟芳精神痛苦,构成家庭暴力。遂在判决准予离婚的同时,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之规定,判决王某赔偿钟芳精神赔偿金20000元。
应该说,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尽管《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仅规定“实施家庭暴力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其中没有说明是否包括“家庭冷暴力”,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已经将家庭暴力界定为,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其中表明:家庭暴力除身体虐待外,还包括言语虐待、心理虐待等“精神”方面的虐待,本案中的情形是与之吻合的:
1、王某实施的“家庭冷暴力”属于“其他手段”。一般来说,言语虐待是指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他人,表现为吼叫、谩骂、讽刺、挖苦、不理不睬等。心理虐待则是指不实的指控对方、禁止对方上学或工作、阻止对方探视亲人、嘲笑侮辱对方的朋友、责备或冷漠以对。王某把自己应尽的义务当作随心所欲的权利来行使,对钟芳不理不睬、视而不见、言语攻击、三年不与钟芳过夫妻生活等极端行为,既是一种言语虐待,也是一种心理虐待。
性暴力犯罪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据研究,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第一,贞操权究
【内容提要】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它由来已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保守估计,中国2.67亿个家庭中约有800
“家庭暴力”行为是否积极,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应是一种积极的致害行为,消极的不作为或...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案件增多。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
具体流程是,女方写好离婚起诉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女方向男方所在地的法院提交起诉状与证据,提起离婚诉...
【摘要】在没有家庭暴力立法之前,虐待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在“家庭暴力”立法之后,人们便喜新厌旧,都钟情于家庭暴力,而冷
根据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
编辑同志: 半年前,我因忍受不了丈夫的家庭暴力,与丈夫协议离了婚。那时候,只盼着早点脱离苦海,根本不敢提赔偿的事儿。如
受害方怎样应对家庭暴力 对于家庭暴力,受害人大多不会选择直接离婚,而是希望通过调解缓解夫妻之间的矛盾。家庭暴力的受害人
摘要:联合国为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法律上的权利不等于现实中的权利,在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