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法律规定比较多,也比较分散,我们就不一一列明,而是总结来说。
第一,我们先看补偿金的计算,补偿金=N*月工资。
通常说的“N”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因此,这个N指的就是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简单理解,工作年限在6个月以内的,N=0.5;超过6个月的,N在1-12之间。
月工资指的是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注意,如果平均工资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以三倍封顶。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劳动者每月工资收入10万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万,则这个劳动者的补偿金计算时,月工资=6万,而不是10万。
第二,说完了具体计算方式,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情况下应该支付这个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解除合同;二是终止合同。解除合同指的是劳动合同还没到期,仍在履行过程中;终止合同指的是劳动合同到期或者无法履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对此,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
v解除合同中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员工因被逼迫离职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当中比较多的逼迫离职的情形包括:公司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保、胁迫或威胁员工签订合同的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能太片面。我们在实践中就遇到过公司因为暂时经营困难,通知员工发放工资需要延后半个月,有的员工就以此为理由主张公司逼迫离职,解除了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仲裁结果是并未支持。为什么?仲裁会考虑合理性的问题。
(2)公司提出解除并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如果是员工提出解除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辞职,员工辞职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3)公司在法定的三种情形下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三种情形分别是:员工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员工因为工作能力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
(4)公司因为破产重整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仅需要提前30天告知员工或工会,听取意见,还需要将裁员方案报批劳动行政部门。
v终止合同中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的。但有一个情况除外: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但员工不同意续签的。简单理解,就是劳动合同到期了,公司如果不同意续签了,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不同意续签了,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降低工资待遇要求续签,员工不同意的,公司还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公司因被宣告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公司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通常理解,就是公司关闭了,遣散员工,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开设公司的主体来负责支付。我们曾经遇到国外公司在中国开设的办事处撤销,这时候找到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主体是比较重要的。
v其他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这里的其他情形其实是法律的兜底条款,并没有写明具体情形,实践中一般参考上诉两类情况来认定。因为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实际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这个条款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实践中出现了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该怎么进行认定和处理的原则。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实际当中的劳动用工情况千差万别,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而且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运用,有时候尺度也会有所区别,即使是律师,有时候也不一定分析的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千万不要按自己的理解去看法律规定,还是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我想了解一下劳动法规定压工资最多几天 最佳答案 根据您的问题,华律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 劳动法 没有规定工资可以压多少天
1、工伤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
一、国家规定误工费赔偿标准是多少 1、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
一、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公司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的规定主要是: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赔偿项目标准是怎样的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赔偿项目标准是怎样的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赔偿项目标准
劳动者需要向公司的人事部门申请开具工作单位证明,工作证明中,需要填写当事人完整的信息。其中包括当事人...
2022最新个人劳动仲裁申请范本导读: 个人的劳动仲裁如何书写,对于非法学出生的人来说,可能还颇有几分难度,所以为了解决
一、2022最新劳动法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1、双倍工资的惩罚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
一、新劳动法合同到期赔偿标准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法规定的产假是多少天 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