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民事诉讼中父母更是未成年人理所当然的法定代理人,但若父母未履行抚养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未成年人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独特的抚养费纠纷案件,判决小敏的父亲每月支付小敏抚养费500元,并承担小敏的教育费与医疗费。
小敏的父母在其9岁的时候离婚,离婚时父母约定由父亲抚养小敏,并承担小敏的一切抚养费用,此后小敏的父亲外出工作,小敏便由家中祖母负责抚养,但自2014年10月份以来,在外工作的父亲不再支付小敏的抚养费用,无力抚养的祖母无奈之下只能以小敏为原告,自己为原告法定代理人,小敏父亲为被告向法院起诉追讨抚养费。
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本案中,被告与原告母亲离婚后,自愿承担原告的抚养义务,现原告尚未年满十八周岁,被告理应继续给付原告抚养费。关于抚养费数额的问题。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生活费方面,根据原告的实际需要、被告的负担能力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法院酌定由被告每月支付原告生活费500元。教育费、医疗费方面,目前原告在永州市某中学就读,必然将发生教育费用,该部分费用以实际发生为准由被告承担。
【法官说法】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而言,未成年的父母应当作为法定代理人为其代理民事活动,但在本案中,小敏的父亲应当履行抚养小敏的法定义务,但其怠于履行,小敏为维护自身权益起诉至法院,小敏的父亲作为被告显然不能再作为小敏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对于这种情况,《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可以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本案中,小敏的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小敏的祖母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又是目前实际抚养小敏的人,因此其作为小敏的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出于对原、被告双方利益的平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兄妹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兄妹间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扶养协议是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社会组织与被供养人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有哪些 (1)通过法定义务人应尽的抚养义务而获得的财产,这部分专供其个人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和费用构成未
遗嘱什么时候无效 1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限
张某,59周岁,因车祸死亡,其父母、妻、子共同起诉保险公司与肇事车要求赔偿,其中妻王某以其系张某与儿子共同的被扶养人而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六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根据以上规定,夫妻间相互扶养的条件为: (1)夫妻关系有效存在,这是发生夫妻扶养义务的基础;(2)夫妻一方需要扶养;
现在生活中,由于在一起生活的各方面压力或者矛盾,导致很多家庭走向离婚这一步,离婚纠纷中最重要的是孩子...
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怎么处理 应该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关于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财产返还问题的处理主要规定在《民法通则》第六
【案情】 2000年,张某与钱某结婚。婚后,双方因性格不合,夫妻关系恶化。2003年,张某与钱某分居并书面约定:收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