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成重婚罪
案情:
林某因与其妻孙某不和,于1996年初离家出走后,杳无音信。2001年初孙某向法院申请宣告林某死亡。2002年初法院依法判决宣告林某死亡。当年5月孙某即另嫁他人。林某离家出走之后,到某地靠打工为生,其间与某女相识,二人逐渐产生感情,2002年底林某制造了假证件与某女结婚。2004年初,林某与该女返回家乡,林某要求孙某返还二人婚姻存续期间自己应得的财产,而孙某却要求追究林某重婚罪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分割林某在外地的财产。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林某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因为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在形式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三十七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失。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其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因此,林某申请法院撤销了对其死亡的宣告,其婚姻关系也不会自行恢复。又因林某与某女系2002年底结婚,结婚时间晚于孙某的结婚时间,因此,林某在其与孙某的婚姻关系消失以后又结婚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林某在主观上具有重婚的故意,客观上具有重婚的行为,因此,林某构成重婚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林某在主观上具有重婚的故意。林某离家出走后,其并不知道被宣告死亡。在此情况下,林明知自己与孙某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为了达到能够与某女结婚的目的,伪造了有关证件,并进而与某女结婚,其在主观上具有重婚的故意。
其次,在客观方面具有重婚的行为。从理论上讲,民法中设立宣告死亡制度是为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在法律上处于不确定状态。有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因此,宣告死亡对于相对人来说,其婚姻关系消灭,而对于被宣告死亡人来说,其仍应受到婚姻效力的约束。
《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可以作为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仍受婚姻关系约束的一个佐证。只有被宣告死亡之人在返回原居住地后,其配偶已经再婚的情况下,其原婚姻关系才对其失去效力。在此之前被宣告死亡人都要受到婚姻关系的约束。因此,林某在被宣告死亡期间也即其婚姻关系仍对其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与他人结婚构成重婚罪。
以上就是律界星小编对于该问题答案的整理,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律界星进行咨询。
案例回放: 王某出生于安徽农村,2006年迫于父母压力,与老家的刘某结婚并生有一子,但双方性格不合,感情淡薄。后来王某
丈夫与其前妻同居是否构成重婚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
【案情】谢某与刘某于1983年结婚,当时去人民公社办结婚证,因客观原因人民公社未发结婚证给谢某、刘某,婚后二人一起生活并
已有事实婚姻后又与他人结婚构成重婚吗 已有事实婚姻后又与他人结婚构成重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有配偶而
丈夫在外与人同居的行为算不算重婚 如果在外同居并且以夫妻身份对外相称就构成重婚。 具有两种形式:(1)法律上的重
重婚罪的定义 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
因为男方构成重婚罪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
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 案例分析:重庆市綦江县男子任x树的老婆疑遭人拐卖失踪5年后,村里给他开了一份“丧偶”证明,他于是拿
首先,重婚是指当事人未解除前一个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缔结婚姻的行为,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 其次,法律上的重婚,
案例一:刘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与杨某的离婚诉讼。审理过程中,刘某收集到杨某与陈某重婚的证据,遂又向法院提起了刑